植樹節那天,書記、縣長來到縣委縣府兩辦點上視察。他剛從車裏鑽出,就被一個光彩照人的靚麗女子刺疼了眼球。那女子微笑著上前向他問好,並自我介紹說姓徐名姝。女旁一朱砂的朱。說著又主動大方地伸出一隻凝脂般的滑潤小手。握過手轉身提起小半桶水來往書記手裏塞。杜明忙握住桶梁要接過來,但美女卻沒鬆手,就這樣兩個人共同把一桶水注入一個樹坑。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鍾,一閃就過去了,但縣報的記者卻用照相機留住了這一瞬,把它刊在報紙上並配上解說詞:縣委書記杜明與機關幹部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杜明十分珍惜這張照片,幾次想找借口把照片上的另一個人找來談話。按說書記找下麵幹部談話是工作,也很正常,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就在這時,他想起了就任縣委書記時在妻子麵前立下的誓言:努力工作,拒貪賄,遠女色,朝著副省級的目標奮鬥拚搏!誓言就像電腦裏裝的殺毒軟件一樣裝在人腦裏,使些許歪心邪念一露頭就得以及時清除,因此那次以後再沒見過那個女子。這會兒經縣長一提,這株“帶著露珠的牡丹”立刻在麵前鮮活起來。周縣長說徐姝雖然是去年大學畢業進的機關,工作也不怎麼樣,但很有些背景。她叔叔在省紀委是分管縣區領導幹部案件的處長,經他手擼掉的縣級幹部也不是十個八個了。聽說此前他還曾當過省委王書記的秘書。

杜明聽著心又是咯噔一震:嗬,徐姝!又是一個徐SHU,一個有背景的“姝”!

現在擺在麵前的有三個人:徐庶、徐曙、徐姝。名字同音不同字,省領導說的是哪一個呢?分析一下,三個人各有優勢。徐庶是個筆杆子,經常在報刊上發表文章,省領導看了文章賞識稱讚,不是沒有可能。徐曙是鄉鎮父母官,掌著實權,老丈人又是省城大老板,加之上躥下跳的活動能力,更如魚得水,什麼關係拉不上?徐姝這些方麵比不上,卻有一個好叔叔……

分析來分析去,還是不能確定。他又與趙秘書電話上進行探討。趙秘書一聽也作了難,說我也是耳聞而不是眼見,到底是哪個還真不好說。杜明想了想說,這三人的名字雖然音同但字不同,字不同發音就有差別。庶字讀起來是去聲;曙是上聲:姝卻是陰平。你再仔細回憶回憶當時情況,領導說到這個字時的聲調。趙秘書回憶了半天,又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吟誦琢磨了半天,說書記是山西人,地方口語很重,又不說普通話,實在難分清什麼四聲。杜明說,定不準方位就無法下鍁钁,實在不行你能不能直接或側麵問問書記?

“那怎麼行!”雖然電話這邊看不見也感覺出對方在連連搖頭,“這種事有水平的領導從不明說,隻是暗示,如果那樣問,是把馬蹄當馬屁拍!”

就在杜明困惑的時候,事情有了轉機。趙秘書很快又來了電話,說他找到了書記桌子上的那張報紙,報上有一篇文章題為《山區的科學發展觀》,署名徐庶。說的就是山陽縣。文章理論結合實際,寫得比《人民日報》社論水平還高。當時領導一定看到了這篇文章,由此可以斷定指的就是徐庶無疑。

一個白天不過十多個小時,轉眼就過去了,當杜明心頭疑雲盡散踱出辦公室的時候,已是滿天星鬥。縣委大院靜悄悄的。辦公大樓隻剩下一個輪廓像山峰聳立著,黑魆魆的沒有一絲光亮。突然,大樓東端的一個窗子亮了。他知道那是徐庶的辦公室,在整座大樓沉睡的時候,這個窗戶幾乎每天都要亮到深夜,因為縣委總有沒完沒了的材料要寫。原定明天他要參加一個慶典活動,徐庶一定在為他準備發言稿子。望著孤獨的燈光,杜明好像看見了他正在燈下伏案寫作的模樣。聽說徐庶的父母都在農村,已經六十多歲,愛人在一個縣辦企業上班,又發不了工資,日子十分緊巴。這種情況擱其他人身上,一定會找領導反映,要求為愛人調個吃財政飯的事業單位並不過分。何況來找書記批辦這類事的不是一個兩個了,很多人拐彎抹角找上門來,書記根本就不認識。整天在書記眼皮底下幹事是多有利的條件多大的優勢,這人也太老實太書生氣了,迂腐得有點憨傻!想到這些,杜明不由得輕輕歎了口氣,接著想到在省裏王書記到來之前,一定要把徐庶的問題解決到位——不但要給本人官帽,還要把他愛人安排到最好的全供事業單位工作。

天不早了,該休息了。杜明在回辦公室時順便踅進值班室,吩咐正在看電視的通訊員,通知徐庶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就在徐庶一隻腳踏進書記辦公室的時候,書記桌上的電話響了。

杜明抓起聽筒就聽趙秘書在那邊風風火火地說,真相大白了,真是大錯特錯。王書記說的SHU不是“庶”、也不是“曙”,更不是“姝”,而是紅薯的“薯”!你們縣農科所一個姓徐的技術員培育出一種新薯品種,不但味道鮮美能當水果吃,且含多種維生素,對高血脂心腦血管直腸癌等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培育者姓徐,故命名為“徐薯一號”。省農科院經過試種通過鑒定,王書記也品嚐過了,認為值得大力推廣。山區如果種上這種紅薯,每畝經濟效益提高10倍不止。這下找到了山區脫貧致富科學發展的捷徑,所以王書記決定明天一早出發到山陽縣實地考察。你要抓緊做好準備工作,估計明天九點就到。

徐庶很懂規矩,前腳已經邁進了書記辦公室,聽見領導正接電話又趕快退了出去,聽見電話完了才又走了進來。燈光下徐庶麵色顯得蒼白,瘦弱的身軀有點佝僂,三十剛出頭的年齡頭上倒有一半白發,看著要比實際年齡大10歲都不止。

徐庶雖然是個老幹事,多年在領導身邊工作,但到了領導麵前還是顯得拘謹。把剛寫好的講話稿放在桌上,不自然地輕咳一聲,抻抻皺巴巴的廉價西裝衣角問,書記還有啥吩咐?杜明接電話前想的跟接電話後想的已經不是一回事了,帶著幾分焦急吩咐說:明天省委領導要來咱縣考察有關徐薯的推廣工作,需要馬上準備一個彙報材料——你把別的材料先放一放。不但要把徐薯的培育過程、做法經驗、經濟價值等寫充分,還要把全縣的工作成績大好形勢穿插進去。早晨八點前務必寫好稿子交到我手上。

徐庶望著書記,臉上顯得有點迷茫,囁囁嚅嚅地說,我沒有寫過農科方麵材料,缺乏農科知識,對徐薯方麵的情況一點也不了解,時間又……他沒說完,書記就說,這我清楚,確實有一定困難。但你可以從網上查查資料,不行與農科所電話溝通溝通,不管采取什麼措施,都要把這個重要材料寫好——這材料不是一般材料,是給省委書記彙報,懂麼?你是在縣委工作多年的“老寫家”,重要性就不用我說了,相信你一定能按時完成任務,也必須按時完成任務!杜明越說越覺得重要,後麵的話便帶著命令口氣。

徐庶抿著厚嘴片子沒有再說什麼,慢慢轉過身去,走出去了。望著他瘦弱佝僂的背影,杜明忽然心裏有些不忍,不自覺地搖搖頭,自言自語道:這人……

作者簡介:

華新,原名常俊傑,男,河南省林州市委幹部,在《莽原》《長江文藝》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200多萬字,著有長篇小說《劉更新傳奇》。

責任編輯 師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