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拿電腦打字打得快的人不看鍵盤,也不看顯示器,這叫盲打,神奇得不得了。殊不知,真正學打字的,從一開始就盲打,不看鍵盤,不是會打了,要提高打字速度,才開始學盲打的。而孩子學英語,也是如此,一開始就要用英文原文詞典。
有人要說我自說自話了,一本原文詞典,一個英文單詞都不認識,怎麼拿它查生詞?顯然這裏有個對詞典的認識問題。在一般人看來,詞典是用來查生詞的,其實它有比這更重要的功能:呈示規範語言。也就是說,某個生詞的詞義,遠不及拿它編例句的那個句子重要。句子是本,詞義是末。句子是在語言交流中形成的,詞義是編詞典的根據那些句子歸納總結出來的,所以說,詞典裏的例句,才是詞典的靈魂。明白了這一點,就能理解我為什麼主張學英語要看原文詞典的道理。
幸運的是,書店裏有英漢雙解詞典賣,而且是牛津的,而且分初階與高階。對孩子來說,先買一本《牛津初階英漢雙解詞典》,不失為明智之舉。讓孩子先讀英文的注解及英文的例句,讀不懂再讀中文的。隨著孩子日複一日的進步,以後再買高階的,再買全英文的,如《朗文當代英語詞典》,那裏麵一個漢字也沒有。
我認為,拿有漢字的英文詞典,不容易學好英文。我們應該把英文原文詞典,當一種語言環境,籍此記憶、體會並琢磨英語的標準例句,使自己溶入英語中。
有一件事,很多家長都能做到。這些家長自己在學校裏也學過英語,隻因離開學校後不接觸英語了,說英語說不連貫,但不少單詞還記得,還讀得出來。如果你也是這樣,不妨每天,或每隔幾天,拿雙解詞典裏的或原文詞典裏的一些英語例句,撿孩子容易懂的,讀給孩子聽,叫孩子把它們翻譯成漢語。有時候可以倒過來,你說漢語,他說英語。
一個例句中,某個詞是生詞的話,進而再查這個詞;而且總是先讀一個詞的原文詞義,再讀它的原文例句,同時叫孩子口譯給你聽。孩子譯得出來最好,譯不出來就把它的中文意思講給他聽。如果,你確實沒時間陪孩子,甚至自己一點也不會英語,隻能望洋興歎,那不妨叫孩子跟他的同學共同這樣做。叫孩子挑一個也對英語興趣濃厚的同班同學,兩人共同進步。
拿原文詞典當語言環境,是沒辦法的辦法。另一個沒辦法的辦法是,拿電腦當孩子的英語環境。家裏有電腦的家長,多數知道《金山詞霸》是個啥。如果你家裏的電腦裏有2002版的《金山詞霸》,那就更好了。
這個版本裏就有原文詞典,而且不止一種,而且還會翻譯,中譯英、英譯中隨你便,而且還會讀音,而且還會讀句子,而且……好啦,不用我多說,一用就明白。
給孩子玩電腦(Ⅰ)
說實話,我很是懷疑我們送孩子上學的那個學校,每周教孩子學電腦的那些嚴謹課程,有無設置的必要。盡管我們當家長的為孩子上電腦課每學期給學校付電腦費,盡管學校裏教電腦的老師全兢兢業業教得很是辛苦,可多數孩子小學讀下來,中學讀下來,甚至大學讀下來,對電腦仍不甚了了,出了問題,摸不著頭腦。這有點像小孩在學校裏學英語一樣,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家裏有電腦的,或在大學裏幾個人湊份子買了電腦的,這些孩子多數都玩得熟,甚至不乏少年英雄,比如裝個係統啦,編個程序啦,或者當個黑客啦,往往把行家裏手比下去。
在學校裏學電腦為啥學不好?我認為這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學校裏的電腦不許孩子亂敲亂打,不然每堂課會有幾台電腦出故障,老師來不及處理,正常課程受影響。其二是,學校教電腦往往按部就班,隻照著教學大綱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孰知當今電腦及電腦軟件日新月異,孩子即使跟上了學校的教學大綱,也跟不上電腦更新的變化速度,學到的東西極容易過時。往往出了校門,看不懂外頭的電腦世界,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那麼,不學電腦行不行?當然不行,因為如今電腦已成了我們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現代工具。不要說孩子了,即使我們自己,不懂電腦也恍若文盲一般。
那麼,究竟孩子應該怎麼學電腦呢?
應該像玩遊戲一樣學電腦。
把電腦當成玩具,才能使孩子對它有興趣。事實上,從某個角度講,它就是一種玩具,更何況可以拿它打遊戲。一樣很好玩的東西,被學校搞得好嚴肅,這是學校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