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大夥兒排練吧
第二站新葉古村,孩子們的任務是各自找到搭檔,準備晚上的T台秀。除了Feynman以外,其他人都各自找好了搭檔,孩子們聚集在一起,不知道要做什麼好,多多惦記著晚上的表演,開始提醒大家:“一會8點鍾的時候,所有人都來了,看到我們所有人都在這發呆坐著,估計他們說你們有沒有排練,然後我們說沒有,我們都沒有排練,我們就像個包子一樣坐在這兒,什麼都不幹,多丟臉啊。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排練了。”
多多說完,大夥兒才恍然大悟開始討論,這時Feynman默默地出現了,多多趕緊關切地上前詢問道:“Feynman,你找到搭檔了嗎?”經過Joe和楊陽洋的協調,Feynman的搭檔也搞定了,全員都齊了,多多便有模有樣地開始安排:“第一個人是Joe和這位”,說著指一指Joe的搭檔,“然後呢,第二個人是……”話還沒講完,孩子開始七嘴八舌討論起來,貝兒趕緊大聲說:“別打斷多多姐姐的話!”這時狀況又出現了,多多的搭檔因為年齡太小,開始想媽媽大哭起來,多多安慰半天無果,隻好終止排練安排,告訴大家:“你要帶你們的搭檔去你自己的家,給他打扮衣服,之後穿上自己的衣服,然後就回到這個地方表演。現在去,散吧!”將T台秀準備事宜妥妥地安排好之後,多多又趕緊帶著哭泣的小搭檔回去找奶奶,還趕緊去找了一個新的搭檔。
聽從了多多的安排,其他的孩子們也有了方向,各自回家開始準備衣服,晚上精彩的T台秀也在孩子們的搗鼓下,成功舉行了!
對不起是句神奇的話
在第四站叢林時,爸爸和孩子休息的地方是一整間大屋子,大夥兒搭了通鋪,相親相愛地睡在一起。將屋子打掃幹淨後,為了保持室內整潔,多多還特地貼了一張提示“Noshoes!不能穿鞋!”在門上提醒大家。結果楊陽洋卻莽撞地沒脫鞋往裏衝,一旁的Joe趕緊提醒他要脫鞋,但不知為何楊陽洋的情緒卻突然爆發,把門上寫著“不準穿鞋”的紙全部撕了下來。
撕下紙條後,楊陽洋知道了紙條的來由,覺得自己犯了錯,但礙於尷尬,不知道該怎麼辦,爸爸楊威得知後,也和楊陽洋進行了一番交流。交流完畢,楊陽洋回到屋子裏,知道了事情始末的多多趕緊關切地去找楊陽洋,問道:“楊陽洋,剛才你爸爸是不是說你了?”麵對多多姐姐的詢問,楊陽洋立馬低氣壓地不做聲,多多趕緊接著說:“這個沒關係,楊陽洋,以後你要學會,當你錯的時候,你要跟你爸爸說對不起。”
感覺到多多姐姐說得有道理,楊陽洋很認真地聆聽。
“在你說對不起的時候,那句話很神,在你犯錯的時候,你說對不起,所有事情都會好了。但是呢,楊陽洋,要是你一直不說對不起,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大。那你要不要現在,等你好了,你去和你爸爸說對不起?”
聽了多多的話,楊陽洋不停地眨著眼睛,若有所思。
開始吃晚飯了,孩子們比爸爸們先吃,嘰嘰喳喳,興高采烈。這時,剛忙完的楊威回到了房間。
“楊陽洋!你爸爸來了,你記得你要說什麼?”一見到楊爸爸,多多就提醒楊陽洋。千萬別忘記,可是說好的啊。
楊陽洋停下吃飯,眼睛轉了轉。
“過來,楊陽洋!多多姐姐讓你跟我說什麼呀?”楊爸爸抱起了兒子,也想跟兒子好好交流一下。
“爸爸,對不起!”有了多多的開導,憋了很久的愧疚,一下子釋放,淚水在楊陽洋的眼眶裏打轉。小男子漢成長了。
【家庭親子寶典——混齡的團隊中,孩子們總能學到更多】
混齡教育是蒙特梭利教育中的典型方式,蒙特梭利的幼兒園基本不會像普通幼兒園那樣分成小班、中班、大班。而是幼兒園適齡的孩子,無論大小,都在一個班級裏。
《爸爸去哪兒》中,6個孩子的年齡從3歲跨到8歲,恰恰是和蒙特梭利的混齡教育理念相匹配,我們也看到了,在這個小團隊中,孩子們之間沒有絲毫的“代溝”,大家其樂融融,如同親兄弟姐妹一樣。年齡較小的孩子因為有了多多這個大姐姐做榜樣,許多事情不需要爸爸介入也做得有模有樣;年齡最大的多多在這個團隊中,因為自發地要做好一個大姐姐,要照顧弟弟妹妹,也體會學習到了許多在家裏無法經曆的東西。對所有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團隊組合無疑是非常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