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附錄 記者采訪手記(3 / 3)

詩中所蘊涵的那種看似平淡卻不乏張力的意境,透露著一種淡定從容、不甘於平庸卻又不恣意張揚的心態。當我在古城西安見到她時,我由詩到人的猜想便被證實了。

郭璐說,我對自己的評價是資質一般、目光短淺、無資本和智商可以誇耀,所以說到學習,整個中學的過程隻是一條輕吟淺唱的小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帶著“真水無香”的信條和一顆向往“靜”的心,一步一步在平淡中行走、成長。

郭璐正在為即將進入的清華大學建築係的建築課程而準備素描的學習,看著她平靜而自信的神情,我衷心地祝願她一路走好!

陳銘印象

陳銘是在參加完中央電視台《幸運52》欄目的節目錄製之後,接受我們采訪的。初一照麵,約177厘米的身高和微胖的身材,給人的第一印象頗為醒目,幾句交談過後,感覺他有些內向、不太願意主動跟人交流。我想也許是因為他年齡尚小,又身處異地的緣故吧。

采訪是在下午進行的。午後的陽光漸漸提高了室內的溫度,坐在我對麵的陳銘漸漸地進入狀態,語速也開始加快。采訪時間過半時,我已經感覺到他有著超出常人的清晰思路和敏捷的思維以及寬廣的知識麵。陳銘告訴我,他有一個特長就是記憶力非常好,從小對看過的東西基本上都可以過目不忘,至今他還能背誦小學時讀過的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一些章節。初中時他開始閱讀《史記》、《資治通鑒》,一讀進去就愛不釋手。我想,這應該就是他今天能融古貫今的基礎吧。

采訪結束後,陳銘告訴我們:“你們別看我胖,其實我是愛運動的。”

王冉印象

當王冉進入我們的鏡頭時,我發現他的臉上不經意間透露出一絲疲憊。原來在此之前,他已接受過不少媒體的采訪。

王冉的氣質和談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的知識分子家庭背景。父母身為高校的老師,為他創造了一個從小出入書齋、教室的環境,更重要的是,給他提供了一種浸潤著濃鬱書卷氣息的人文氛圍。在這種寧靜而有所依托的氛圍裏,王冉慢慢成長為一個自主、獨立、興趣廣泛、開朗而又並不張揚的少年。他的定力讓人吃驚,要知道,在高考前的兩個月時間裏,他一直處在病毒性感冒的困擾中,發燒、咳嗽不斷,幾乎沒有睡過一夜好覺,白天精神不好,仍堅持待在書桌前,為了不影響別的同學,要咳嗽時他就到教室外麵,咳完了再進來,直到臨考前幾天才總算止住了咳嗽。就這樣,他還是正常甚至可以說是超水平發揮出了自己的能力,完成了高考。

王冉選擇了去北大就讀,因為他覺得,在一個有著濃厚、多元化的社會人文氛圍的綜合性大學裏接受理科教育,對他而言,發展的後勁兒會更足一些。

從他的成長軌跡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點。

周全印象

在接受我們采訪的時間裏,周全形象的用辭、獨樹一幟的思路和侃侃的談吐,讓人印象深刻。眼前這位看似還帶著幾分稚拙的少年,在高考這場征戰中,卻一路過關斬將,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周全其實還是個孩子,和其他的同齡人一樣,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沉迷在武俠世界裏的周全,用他熟悉的話語方式,分享了他成功的喜悅和經驗。

他說:“‘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要想在高考這場對決中占有一席之地,自身內力是否深厚、基礎是否紮實固然十分重要,而自身內力能發揮幾成,則要看個人的學習方法。就好比內功行家須習得精妙招式,獲取神兵利刃之後,方可號令天下,無堅不摧。今年六月的華山論劍中,我有幸成為湖南省文科的武林盟主,在這裏,我願將自己摸索出的一些招式介紹給諸位,或許能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多有淺陋之處,還望各位武林英雄、能人異士多多指教。”

我們的采訪,就圍繞著這位“武林”少年的招式進行。

吳傑行印象

在浙江紹興某大酒店的門口,我們終於見到了剛參加完慶祝酒會的吳傑行。這是一個一臉稚氣的大男孩,跟我們見麵打招呼時,臉上仍然透出靦腆的表情。短短幾句話的交談之後,他放鬆了些,我們發現,他其實是一個純真和自信的少年。

吳傑行的家在紹興一個比較富裕的小鎮上。我們的車子在小鎮上拐了幾個彎,停在了靠街的一座房子前。

吳傑行告訴我們,他的母親是在鎮上給人做服裝加工的,所以家裏買了這個靠街的房子,父親是初中數學老師。

采訪進行得很順利,吳傑行的思路十分清晰,思維敏捷,說起話來語速很快,滔滔不絕。而這個時候,他的父母在一旁看著兒子,臉上滿是笑意。

周之悅印象

我是在北京采訪到周之悅的,當時她正受邀與其他省的幾位高分考生一起參加中央電視台《幸運52》欄目的節目錄製。

周之悅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有主見,這一感覺在後來的訪談當中得到了證實。周之悅是我們采訪到的考生中唯一一個從私立學校考上來的學生,從高中就讀學校的自主選擇中,足以看出她是一個很早就開始獨立與社會對話的女孩。她也是一個領悟力很強、善解人意的姑娘。所以,對周之悅的采訪進行得十分順利,她知道你要什麼,所以能站在你的視角來回答問題。

采訪過後,我們聊起她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也聊起青春、愛情等話題。周之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說,生活中的風花雪月一定會有的,因為這是青春的痕跡,但是它們不會影響自己前進的步伐。她的計劃是本科期間參加北京大學與其他國外大學的互換交流活動,希望能有兩年的時間被交換到國外學習,拿到學士學位後,直接申請到國外大學讀碩士和博士。交談間,她那些不乏成熟而又充滿青春的熱情和憧憬的話語,常常讓我這個而立之年的人想起一句話,“這是一個夢開始的地方”。

是的,有夢的人生是美麗的。

江偉麗印象

江偉麗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在到達成都之前和她聯係的過程中,她告訴我說她現在每天下午都在上英語課,所以我們就把采訪的時間定在上午,地點是音樂學院的大門前。

到了音樂學院之後,我習慣性地在門前往來不絕的人群中判斷著哪一個是我們的采訪對象。當一個穿著顯眼的紅色上衣、神情鎮定的女孩走過來,眼睛瞄向我們的時候,我想,這就是她了。未及說話,雙方都不約而同地會心一笑。

江偉麗的家在音樂學院附近一棟老式住宅樓裏。房間麵積不大,卻很整潔,在房間的一角擺放著一架鋼琴。江偉麗的母親是音樂學院的教師,她告訴我們,江偉麗很早就學會了彈鋼琴。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全麵發展的女孩。

在隨後的采訪中,我越來越明顯地感到,江偉麗是一個很有個性且思想成熟的女孩,敏捷的思維和流利的表達,是普通的高中生難以企及的。聽她對自己學習情況的總結更像是一名教師,她所描述的學習方法的視角也是獨到的。

當我問江偉麗今後的選擇時,她說,她已經把自己的學習方向鎖定在了法學上。以她的素質和態度,我相信,她將來會成為這個領域中的佼佼者。

石鬆印象

能在高考中如願以償,考上理想的大學,和任何一個有著相同境遇的同齡人一樣,石鬆的眼睛裏透著股高興勁兒。但經過幾個小時的采訪之後,我發現,他更多呈現出的是一種在他這個年齡很難得的淡定和從容,他是一個執著的人,卻並不執拗。

對於已經過去的高考,石鬆的感覺是自己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但他也直言,當上冠軍可以說是意外之喜,盡管自己的成績一直不錯。他告訴我,他高中時的目標定的就是北大,但並不像有的同學那樣一天到晚想著一定要上北大,非北大不讀,自己的感覺是最好能實現這個目標,如果未能如願,去另外比較好的學校讀書也可以。“我不是那種一條道非要走到黑的人。”他笑著說。

658分的成績讓石鬆順利地圓了北大夢,而在這個理性的少年看來,這不過意味著自己站在了人生又一個新的起點上。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