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中原暫定(三 下)(2 / 2)

而在這之中,最狂妄的便是大將史萬裏,他是趙炎的起家將領之一,從一個夥長、團主、校尉一步步的升到了統領、總管的職務,但是現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岑選竟然也成為了遼國的高層,這是史萬裏很難接受的事情。

在遼軍的這些宿將中,大部分都是趙炎的塢堡舊部或者是寧遠舊部,他們是趙炎掌控軍隊的基石,但是這些人中間,除了少數幾個人之外,基本上沒有進入政壇的。

而即使是少數幾個人,也都是後來加入的,比如陳浩若,而真正出自塢堡的,也隻有趙平、王累兩個人而已,他們是趙炎塢堡舊部在朝廷中最高級的官員,而這些官員都是圍繞在陳浩若的周圍。

現在隨著宣政殿大臣的設立,陳浩若的權利也是分散了很多,不過陳浩若從來沒有抱怨過什麼,因為他也知道什麼情況對遼國有利,不過雖然陳浩若這麼想,那些塢堡舊將們卻不是這麼想的。

尤其是這次遼東的叛亂,魯平和陽裕派係的官員下台已經是必須的,所以這些塢堡的將領們都把眼睛放在了那幾個位置之上,尤其是六部尚書和宣政殿的幾個位置之上,他們決心要推舉更多的“自己人”進入宣政殿。輔佐陳浩若大人,來杜絕叛亂的發生。

陳征雖然屬於魯平派係的人,但是他們也知道,趙炎對陳征還是極為的信任的,所以想要搬到陳征是很困難的,但是通過這件事情來進一步提高趙平和王累兩人的地位卻還是很有可能的。

尤其是宣政殿的幾個位置,這可是真正的實權位置,現在出來一個趙炎的舊友張賓,未來的宣政殿必然有此人的位置,而這件事情塢堡眾人卻是沒有辦法說什麼,畢竟說起來張賓認識趙炎的時間比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要早。

尤其是遠在遼東的陸卓遠等人聽說了張賓先生之後都是異常的興奮,作為塢堡在軍方的代表人物,他們的態度自然便是全體塢堡將領的態度了,所以張賓也是能夠被他們接受的。

但是岑選的情況卻遠不是這麼簡單,他嚴格的說起來幾乎和遼國現有的幾大勢力之間幾乎沒有多少關係,反而是和江左那邊的石家有著一些很淺的聯係。

所以很多政治嗅覺比較敏感的人物已經明白了趙炎的想法,比如陳浩若、張敬等人就是這樣,但是這些武將們卻沒有這麼多的想法,在他們看來隻有自己人才是能夠信任的,尤其是此次遼東的叛亂事件發生之後,這種想法在遼軍之中有著很大的呼喊聲。

而岑選的入閣在眾人看來也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雖然隻是一個宣政殿行走的職務,但是在這個時候,在遼國,任何官職一旦和宣政殿沾上了邊,那麼必然就是實權職務,而在宣政殿狼多肉少的情況下,搶占更多的宣政殿職務成為了遼國各方勢力爭搶的重點。

現在的塢堡係成為了遼東最強大的勢力,隨著陽裕和魯平等人所代表的勢力退出政壇,遼東的政治格局必將會迎來一個新的調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