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中原暫定(四 上)
隨著岑選加入遼國的高層,那麼必然會引起舊的格局發生嚴重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各方勢力的此消彼長。
雖然趙炎知道塢堡係是自己最忠實的支持者,但是很明顯,塢堡出身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一個合格的將軍,而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或者說是官員,而且麵對著遼國錯綜複雜的關係,這些沒有多少外在勢力支持的塢堡官員很難很好的施政。
當然,在趙炎的內心深處也是明白平衡的重要性的,雖然塢堡勢力很忠誠,幾乎可以說是自己的鐵杆支持者,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勢力全麵的控製了遼國,那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即使他們是自己最忠實的支持者,對統一大業來說也不是意見好事情。
政治就是妥協,政治就是利益的交換,北方士族、江左世家、北方世家實力極其的強大,想要牢牢的占據河北、河東諸地,沒有這些世家的支持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而這也是趙炎目前最頭疼的一件事情。
而這次史萬裏等人對岑選不滿的原因也在這裏,畢竟江左岑家也是一個很大的勢力,雖然岑選和他們的關係並不大,但是這也足以引起這些開國元勳們的警惕了。
之前由於戰事的原因,遼國各方麵的權力高度集中,一方麵便是六道行軍大總管掌握了遼國大部分的地方軍隊,雖然黃夢傑、陸卓遠等人都是忠心耿耿的,但是現在也暴露了很大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權責不清,這也是這次的叛亂成功爆發的另一個外部原因。
要不是趙炎很快分割權利,命令段遠山、陸卓遠等人平亂,後果恐怕不堪設想,所以行軍總管這一類的職務平時就不用設立了,而這次趙炎設立的州總管和刺史製度卻是很實用,自己的那幾位老兄弟還是分配各重要州去做總管或者到燕京去好些。
遷都是趙炎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而在幽州燕京修建乾清宮就是這樣的一個原因,盛京城地處遼東,以前還不覺得什麼,但是現在才發現了行動的不變,而燕京城本身就是北方重鎮,由玄布大和尚營建的乾清宮更是擴大了燕京城的麵積,即使這次羯族人北上也未能打到燕京城下。
而遷都一方麵是出於政治和軍事上的考慮,為了能夠更好的掌控中原,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平衡朝局而設立的。
趙炎一直很信任陳浩若,當然,陳浩若也做的很好,但是趙炎忘記了一點,陳浩若隻是臣子,而不是遼王,他不想做一個權相,但是按照趙炎平時的做派,他不做個權相也控製不住朝廷。
這種情況趙炎也是知道,所以才會有宣政殿的設立,但是因為事情匆忙,很多問題都沒有處理好,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朝廷的混亂,這樣來看,趙炎也有著很嚴重的責任。
所以,趙炎這次北上,主要就是要處理三件事情,第一,最短的時間裏平定遼東的叛亂,第二,遷都燕京城,第三,整飭朝綱,重新規劃朝廷製度,由於大批人才的加盟和大戰的結束,趙炎現在有著足夠的時間、精力和人才來支撐他的改革,而在這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三省六部製度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