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駐軍則由寧遠(駐寧遠)、北平(駐燕雲十六州)、白山(駐丸都)、龍城(駐龍城、吉林)、黑水(駐寧古塔、伯力屯)、江東(駐江東屯)六個大營,其中,寧遠、白山、龍城、黑水、江東大營等五營各轄三個營一萬五千多人,而北平大營管轄五營北府兵兩萬五千多人。
北府軍六大營共轄有二十營十萬餘人,前鋒營兩萬餘人,各府守軍十營五萬多人共計三十一營十七萬餘人,另外,為了彌補戰時的招兵問題,趙炎在各府共設置了十六個訓練營,按時操練後備的軍隊,平時為民兵,戰時補充各府守軍和大營的軍隊。
關寧軍的征召則在盛京城外的關寧軍訓練營中完成,為完全職業兵的製度,實力在遼軍各部中首屈一指。
整個遼軍擁有關寧軍二十營十萬餘人,北府兵三十一營十七萬餘人,黑衣衛六個營三萬餘人,共計三十萬餘人。
在各級官吏和將領的人選上,趙炎和陳浩若等人也是煞費苦心,最終決定任命陳浩若為南書房大學士兼遼國內閣軍政總督辦,總理遼國內閣軍政事務,作為趙炎的首席副手。
南書房由陳浩若為首擔任大學士,魯平、韓賓、陽裕為協辦大學士,嶽布、王累、趙平、陳征、陸卓遠、段遠山六人為署理大學士,王浩、玄布大和尚、張敬、張離、劉群、崔濬、張班、孟卓、徐光、程遐、裴憲以及段遠山、黃夢傑、劉傳、鍾炎、仲玄、段文鴦、段匹襌等二十六人為學士,共三十六人組成南書房,成為遼國真正的權力機構,由趙炎主導。
任命韓賓為軍機處軍機副使,魯平、陽裕、張敬三人出任內閣輔政大臣,作為遼國的最高輔政人員。
另外,任命嶽布為軍機處遼軍都督,段遠山為副都督,陸卓遠為遼軍關寧軍大都統,冉瞻為關寧軍副都統,任命哈齊兒、楊開遠、段文鴦、段匹襌四人出任北府軍四大都統,入值軍機處。
任命林天生、林元生出任黑衣衛左右都統,也同時是趙炎的近身護衛,林天生負責黑衣衛大營、王府的安全以及盛京城內城的安全守衛,林元生負責趙炎的貼身安全。
此外,任命黃夢傑為北平大營行軍大總管,任命鍾炎為寧遠大營行軍大總管,任命林振威為黑水大營行軍大總管,任命劉傳為白山大營行軍大總管,任命仲玄為龍城大營行軍大總管,任命林破虜為江東大營行軍大總管。
這樣一來,趙炎的親信部將則完全的掌控了遼軍的各個要害職位,特別是塢堡舊將出身的黑衣衛都統林破虜和林振威出任行軍大總管的職位大大的出乎了眾人的意料,這也標誌著趙炎的塢堡親信舊部已經完全的掌控了遼國的全部軍事權力。
而在這樣之後,遼國的政權將會得到很大的穩定,這也是趙炎所需要的,趙炎在長時間的思考之後也默認了這樣的一個道理,無派係就控製不住這個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