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改革(一 下)
按照趙炎的命令,陳浩若和魯平兩人進行了周密的籌劃,在經過一係列的調動之後,才將眾臣集中到了王府,接受改革的命令。
在政治方麵,廢除遼王府內外府的編製,王府單純的作為遼王的起居室,在王府下設立內務府、南書房和軍機處。
內務府負責管理王府的事務,王府南書房招文武重臣入值,設立了專門的區域和樓閣,商議國家大事,擬定政令的基本內容。
同時,三省主官均為南書房協辦大學士,而直屬遼王的軍機處,兵部負責行政領導,而作戰訓練由軍機處負總責。
遼王府遷移到在盛京城北城北山新建的王府中居住,新王府依山而建,由陽裕主持,在玄布大和尚的幫助僅僅三個月就順利的完工,這也是晉庭的要求,而在新王府上,可以俯覽整個盛京城…
而城中心的王府則完成了改造作為遼國的政權中心,組成內閣,為中央行政機構,下設吏、禮、戶、兵、工、刑六部以及大理寺、太仆寺、國子監、欽天監、翰林院、理藩院、都察院等十三個機構。
在太仆寺下設立遼河屯田牧業管理處、黑水屯田牧業管理處、白山屯田林業管理處、鹽業管理處、漁業管理處和工務管理處、商務管理處、遼東錢莊等機構,專門負責屯田、牧業、林業、鹽務、漁業、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和管理。
而在地方上,調整設立遼王八府,遼東府(駐遼陽),遼西府(駐寧遠),北平府(駐北平),高麗府(駐平壤),吉林府(駐龍城),南黑水府(駐寧古塔),北黑水府(駐伯力屯),江東府(駐江東屯)。
廢除千戶製度,所有北遷各族人全部納入各府的直接管理之下,而願意回歸部族的人則在趙炎平定慕容鮮卑後西歸,不過這部分人看起來並不多。
在軍隊的整編上,設立關寧軍和北府兵、黑衣衛三部分,關寧軍作為中央常備的軍事力量存在,編成二十營十萬餘人,駐紮在盛京城周圍,主要位於遼東、遼西和吉林三府境內。
黑衣衛包括六個營三萬餘人,負責盛京城的防務,另外,黑衣衛下轄各營全部改編為龍騎兵營,由左右都統、六大統領負責統帥,而最精銳的龍騎禁軍也擴大為二十個小隊二百六十人,王府八個小隊,大營兩個小隊,內城五個小隊,另外五個小隊隨軍。
北府兵則分為各府守軍和前鋒營、大營駐軍兩部分,其中,遼東府兩營、遼西府一營、北平府兩營、高麗府一營、吉林府一營、南黑水府一營、北黑水府一營、江東府一營,共十營五萬餘人。
前鋒營別稱“狼軍”,是由原先的千戶突騎兵改變而成的,主要在已經歸順的少數民族中挑選而出的精銳騎兵部隊,隨著少數民族的入府,所有的民族統治結構已經不存在,所以狼軍已經成為遼軍的正式軍隊,雖然名字是營,但是兵力達到了兩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