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裂土封疆(二 上)(1 / 2)

第七十七章 裂土封疆(二 上)

這座當年名震遼東的巍霸山城就隻剩下一個霸氣十足的名字,隻有著大量的土牆殘餘和十餘間破敗的房屋,再也沒有了當年的盛況。

趙炎一行人在巍霸山城短暫的停留後,就再度起身南下,他們此行的終點就是三山和馬石津要塞……

而沿路趙炎不斷的和嶽布、陸卓遠商量著對這邊的建設計劃,不久就到達了一座山穀,穀中有著一條不大的河流,但是河穀兩側卻有著一片廣闊的肥沃平地,如果能夠在這裏屯田,那麼趙炎想養活鄰近的三山城的的百姓和駐軍,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不過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對三山的開發,隻要有了人,那麼這個穀底的開發並不困難…

傍晚,趙炎一行人抵達三山城,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大連城,據史料記載,大連在漢初還是一個小漁村,名叫“三山”,“三山”這個名字指的是實際上大連灣外的三山島,到了唐初,又稱“三山浦”。

另外,雖然三山耕地少,但趙炎本來就不指望他的屬地依靠農業活著,趙炎喜歡的是大力發展商業和機械手工業,用工業和商業來帶動經濟的發展,就像三十年戰爭期間的尼德蘭一樣,擁有著發達的工業,整個國家就是一座大工廠,外界的原料通過海船不斷的運送進來,支持著工業的運轉,再將產品賣往國外,賺取高額的利潤……

另外,趙炎還想到的就是海鹽的利潤,三山是什麼地方,三麵臨海,十分適合發展海洋漁業,還有海鹽…

鹽池的建造並不複雜,嶽布的師傅在他的書中曾經提到了一種高超的曬鹽法,主要就是在海邊建立階梯式的池子,海水漲潮時,打開池口讓海水灌滿鹽池,在落潮時堵上池口,讓日光暴曬,濃度高的鹽鹵被不停地抽到高層鹽池,直到陽光將其曬成鹽粒,嶽布的老師在書中也提到了使用西域人的水泥來砌成鹽池效果最好……

現在趙炎手下已經有了精通水泥製造的玄布和尚工程隊,所以,嶽布師傅的願望將在他的學生手中實現,嶽布已經自請明年出任鹽池的監督……

而水泥在三山製取也是極為方便的事情,在趙炎的“未卜先知”下,三山地區蘊含豐富的石灰岩、矽石、白雲岩、花崗岩與耐火粘土等資源被迅速的開發出來。

這其中,石灰岩的含量最為豐富,遍山都是這種白石頭,而石灰摻上粘土就製成了“自然水泥”,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一種建築用水泥。

但是玄布和尚掌握的水泥製取方法並不是這種“自然水泥”,而是一種一種更加優秀的羅馬水泥製取方法,也是一種防水水泥,而鹽池也需要用這種防水水泥製作,防水水泥是什麼東西,現在羅馬城用的引水渠、下水道和房屋屋頂都是當年用防水水泥建造的。

這種水泥的製作原理很簡單,在“自然水泥”中摻上火山灰,就是火山灰混凝土,防水效果連後世高品質的防水水泥都比不上,玄布和尚在西域就是使用的火山灰調成的,但是在中原沒有火山灰怎麼辦,玄布和尚在經過實踐後,將破損的陶器研成粉末,代替火山灰摻入“自然水泥”,其防水效果甚至還要超過摻入火山灰的防水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