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危局(十七 下)
現在的東晉朝廷已經開始百般的掣肘祖將軍了,魯平、陳浩若、嶽布等人看的很清楚,所以力勸趙炎保持遼東獨立,而這才有了自建尚書令、中書令等職務,而趙炎看的更清楚,他知道,晉庭由於顧忌祖將軍的赫赫威名,暫時不敢向祖將軍下殺手,於是開始從他的好友、子侄入手,編造罪名誣陷,逐步的剪除將軍的羽翼。
趙炎知道,曆史上,在公元321年祖逖將軍鬱鬱而終後,東晉的士族權貴們依然不放過他的親信部將,祖逖將軍之弟祖約以侍中出任平西將軍、豫州刺史統領祖逖餘部,朝廷先是假意召他回淮南,百般刁難後迫使祖約與蘇峻等謀反,而後晉庭出兵直接剿殺,直到祖約走投無路之下投降了胡寇石勒,使祖逖將軍的一世英名蒙上了灰塵,祖逖幸苦九年建立的軍事力量土崩瓦解,晉庭裏的那些豪門名士這才鬆了口氣。
雖然祖逖之弟祖約做了漢奸,但是在東晉的權臣們安心了,沒有人能威脅到他們的偏安統治了,君臣上下再也沒有北伐的雄心壯誌了,所以之後的幾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就是朝廷上下都沒有北伐額勇氣了,勉強的北伐即使在前期獲得了一些戰果,那麼最後也隻有失敗…
當然,祖逖將軍九年北伐的成果也在祖約失敗後立刻分崩離析,曾在祖逖將軍旗下英勇奮戰的河南、淮北百姓也被迫淪為胡寇的奴隸,漢家袍澤中又少了位真漢子,但是為此,晉庭的豪門世族權臣們卻彈冠相慶,為此歡欣不已。
祖逖的經曆就是前車之鑒,要想亂世求生,絕不能僅僅依靠晉庭,也不能奢望深受儒學熏陶的衣冠世族能夠矢誌北伐,匡扶中原,能夠依靠的就隻有自己手中的雄兵,所以趙炎必須靠自己,他也隻能靠自己的努力在能在遼東存活。
公元317年9月底,趙炎一行人離開襄平,開始了巡視的路程……
遼東自古以來就地廣人稀,在五胡亂華的中後期,整個淮河以北的大地上,隻有一千萬左右的人口,平均起來每平方公裏不過三四人。在中原,後趙石勒死後,其子石虎的統治下的中原甚至出現了一個曠古絕今的、方圓數萬平方公裏的獸園,如此大的獸園裏沒有一人居住,居住的全是石虎圈養的野獸。
而現在雖然人口要比後來多,但是地處苦寒之地的遼東、千山山脈一帶的遼河平原人口大概也和後來的中原差不多,而遼河平原則是趙炎巡視遼東的第一站,也是發展遼東經濟重要的一環…
趙炎一行人從襄平南下後經過侯城再向南行百裏,那裏就是肥沃的遼河平原,盆底狀的遼河平原一麵臨海,三麵環山,易守難攻,後世的中國將這裏建設成了一個巨大的商品糧基地。
而在幾十年後,日益壯大的慕容鮮卑部族大舉南下,獨占了這片肥沃的平原,這才使慕容鮮卑有了挑戰天下的實力,而那位威名赫赫的民族英雄也是死在了慕容鮮卑的刀鋒下,當然他那武悼天王的名號也是慕容鮮卑君主迫於民願而追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