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現實(2 / 2)

鍾翰搖搖頭:“不用那麼麻煩了,回去上網搜一搜,就像你說的,這麼轟動的事情,當時本市的各新聞網站上不可能沒有過報道,以現在媒體為了新聞熱度的努力程度來看,運氣夠好的話,搞不好還能找到特別清晰的現場圖片呢。”

回到公安局之後,鍾翰就立刻在網上搜索起了當年施逸春前妻跳樓的情況,果然被他找到了不少條新聞報道,不過不知道是因為施逸春出麵擺平過,還是覺得沒有什麼值得深挖的新聞資源,那幾篇報道都是大肆渲染了一番跳樓身亡者是如何突然之間從天而降,又如何從十幾層的高度墜落,砸穿了酒店門口的鋼化玻璃雨搭,給在現場的群眾和準備到酒店裏辦婚禮的新人們造成了多大的驚嚇。至於造成驚嚇的新人姓甚名誰,是否因此造成了其他的混亂,隻字未提。

其中一則報道也附上了現場的圖片,網站編輯倒是非常業界良心的給照片上麵跳樓身亡的死者打了馬賽克,但從地上蔓延開來的殷紅色和浸泡在血色當中的鋼化玻璃碎塊,還是不難想象當時的場麵會是什麼樣的。

在鍾翰了解施逸春前妻跳樓的新聞報道時,湯力帶回來了一份檢驗報告,白玉冰的屍體解剖還沒有結束,但是湯力從白玉冰的別墅裏小心翼翼的搬回來的那幾箱餐具水杯裏,果然又發現了一個玻璃水杯和一隻馬克杯裏也同樣有少量氰。化。物成分,但是也和白玉冰之前床頭櫃上找到的那隻水杯一樣,氰。化。物含量並不足以在短時間之內造成中毒死亡的結果發生。

即便如此,在雜亂無序但是又專門屬於白玉冰自家人使用的那些水杯餐具當中,一連找到了三隻帶有氰。化。物成分殘留的水杯,還是讓人覺得十分的詭異。

“難道是想讓死者慢性中毒死亡?就像以前傳說中拿破侖那樣?”顧小凡對隨機的三隻水杯裏發現了氰。化。物成分殘留這件事隻能聯想到這一種可能性。

“這個咱們就都是外行了,我剛才在法醫那邊打聽了一下,他們也不能確定這麼做是不是可行,以前雖然遇到過氰。化。物中毒死亡的案例,但是基本上都是用足了量,短時間內就致人死亡,這種隨機投毒,量還都不夠大的,第一次遇到。現在醫療技術也發達,怎麼想都還是覺得風險有些太大了。”湯力也有些吃不準。

“這麼做的風險確實是比較大,但是能夠找到不在場證明的機會同樣也大了很多,”鍾翰看完了關於施逸春前妻跳樓的新聞,也過來加入到湯力和顧小凡的討論當中,“殺人害命從古到今都是最嚴重的犯罪,一旦這麼做了就必然會受到法律製裁,這個估計連小孩兒都知道,所以一般來講,動了這個惡念的人也分兩種,一種是豁出去了,自己有沒有退路是其次的念頭,但是對方必須死。還有一種呢,就屬於恨人家不死,所以抽冷子一樣的試一試,能殺得死就算賺到了,殺不死以後再慢慢找機會,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不暴露。”

“這麼說也有道理。”湯力明白鍾翰的意思,點了點頭,“八成咱們這次遇到的就是第二種,自保型的,不求立竿見影的殺人效果,隻求保住自己不被抓住。”

“這是一種可能性,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凶手未必是存心想要讓白玉冰慢性中毒,隻不過這個人並不熟悉氰。化。物的致死量,分了三個杯子,為的是‘廣撒網’,提高‘中獎率’。”鍾翰又提出另外一種可能性。

“那會不會還有第三種可能,白玉冰的死,是個誤殺?”顧小凡聽他們討論了一會兒,找了個空當也想發表自己一點看法,“假如是我,我不清楚氰。化。物對成年人的致死量應該是多少,但是我又很想殺死哪個人的話,在用量的問題上,我一定會選擇寧多勿少的,這樣才比較把握吧?既然三個杯子,沒有一個殘留的成分足夠致死量,會不會不是投毒的人不知道致死量,而是打從一開始的出發點也就是讓她中毒,而不是直接毒死她?當然,這就是我自己的一點想法而已,也不一定對……”

“你的這個想法還是很有說服力的,不去印證一下,怎麼知道到底是對是錯,別總那麼急著否定自己。”鍾翰對她點點頭,鼓勵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