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承受著來自各方麵的壓力,如果我們都像其他樹木一樣將壓力積累著而不釋放的話,終究會難以承受。生活中,往往將人們打敗的不是某一次的壓力和失敗,而是眾多次小壓力和失敗的積累。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像雪鬆那樣彎下身來,釋放一下自身的壓力,那樣才能重新挺立,避免被壓斷的危險。而彎曲,並不代表低頭或失敗,那是一種彈性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藝術。
樂觀者與悲觀者
一位父親想對自己的一對孿生兒子作“性格改造”,因為其中一個過分樂觀,而另一個則過分悲觀。
一天,父親買了許多色澤鮮豔的新玩具給悲觀孩子玩,然後把樂觀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馬棚裏。
第二天早晨,父親看到悲觀孩子正在哭泣,便問:“你為什麼不玩那些玩具,反而在這裏哭呢?”
“玩具玩了就會壞的。”悲觀孩子仍在哭泣。
父親歎了口氣,走進馬棚,卻發現樂觀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裏掏著什麼。
“告訴你,爸爸。”樂觀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親宣稱,“我想馬糞堆裏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的某方麵興趣與他的誌向結合起來時,那麼,離成功就已經不遠了。——詹姆斯·約翰(美國著名的畫家、博物學家)
樂觀的人,懂得在逆境中找到光明;悲觀的人,卻常因愚蠢的歎氣而把光明給吹熄了。而人性的樂觀和悲觀,其實主要在於自己的心態。樂觀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人生的一大財富。與其悲觀消極地去追求痛苦,不如樂觀積極地去擁抱生活。
河邊的蘋果
一位得道高僧身邊有一幫虔誠的弟子。一天,老和尚囑咐弟子們每人到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個個都目瞪口呆。隻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他原因,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了下來。”
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即使天塌下來,也有個兒高的頂著。世上沒有走不完的路,過不了的河。麵對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是:在河邊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
預支煩惱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裏的落葉。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 讓孩子幫父母做家務,比要孩子坐下來念書更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洛克(英國思想家和教育家)
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猛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幹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裏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裏如往日一樣的落葉滿地。
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許多人喜歡杞人憂天,預支明天的煩惱,並想早一步解決。但明天的煩惱你今天能夠擺平嗎?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課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課再說吧!”
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地活在當今天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不要讓所謂的明天的煩惱影響了愉悅的心情,更不要讓所謂的明天的煩惱阻礙了前進的腳步。
學會適當的放棄
這是一家公司招聘新職員時測試的一個問題:
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你開著一輛車經過一個車站,而車站有3個人正在等公共汽車:一個是非常可憐的快要死的老人;一個是曾救過你的性命的醫生,你做夢都想報答的大恩人;還有一個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種你做夢都想娶/嫁的人,也許錯過這次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但是你的車隻能坐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呢?並解釋一下你的理由。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針對性格的測試,因為每一個選擇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應該先救他。然而,每個老人最後都隻能把死作為他們的終點站。
先讓醫生上車,因為他曾經救過你,這是個非常好的報答他的機會。
同時,一些人還認為這次不報答醫生,可以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報答他。但如果一旦錯過了與自己深愛的人在一起的機會,那可能永遠也不能遇到一個讓你這麼心動的人了。
在200多個應聘者中,隻有一個人被雇傭了,他並沒有解釋他的理由,他隻說了以下的話:給醫生車鑰匙,讓他帶老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交車!我應當告訴孩子正確的學習方式,以使他盡早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教子格言
適當放棄,是對人生的透徹洞悉的選擇,是氣度非凡的睿智決斷。說到放棄,可能會有一些痛苦。但有時,如果我們能放棄一些我們的固執、狹隘,甚至一些優勢的話(故事中車鑰匙),我們得到的可能會更多。不會放棄,想擁有一切,最終很可能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