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社會教育(2)(2 / 3)

1分鍾後,房間的一個出口處開始冒煙,這 社會就是書,事實就是教材。——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是火災的前兆。僅僅過了4秒鍾,一個人迅速地站了起來,急忙向緊急出口跑去,剩下的9個人依然坐在那裏紋絲不動。馬上做出反應的那個年輕人,叫克利,從事藝術方麵的工作。

由於沒有任何警報、通知和其他方麵的信息,煙霧隻在那個出口繼續著。剩下的9個人依然沒有離開座位。剛才走開的克利在眾人的“默認”氣氛下,又回到了剛才的座位上。

又過了9分鍾,克利終於起身離開了房間。而其餘9個人,依然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最後通過這個測試的隻有1個人,就是克利。如果真的發生火災,會有大部分人喪命在他們做出的錯誤的選擇上。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要求孩子特別聽話。但事實上,這種“聽話”教育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創新發展。經常被父母教育要聽話的孩子,容易循規蹈矩,對很多事情不敢做理性思考,更不敢挑戰權威。如長期發展下去的話,孩子將喪失自己的獨立判斷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父母應該從小多鼓勵孩子進行獨立思考,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要讓孩子對好奇的事物多提問、勤思考,發揮其大膽的想象。對於正確的觀點要堅持,不要盲目聽從長輩或者權威人士的決定或 人們常常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教育應該因人而異,而且要因材施教。——卡爾·威特意見。

世界上最難說的字

一天,馬克問父親:“世界上最難說是什麼字?”

“我知道有一個這樣的詞,它隻有兩個字母,但它卻是世界上最難說的字!”父親說。

“隻有兩個字母?那會是什麼呢?”馬克問。

“‘NO’字!”

“爸爸,您是在開玩笑吧?”馬克喊道,並不以為然地說,“NO,NO,NO!這太容易了啊!”

“今天你可能覺得非常容易,但相信以後你會逐漸明白為什麼這個字是最難說的。”

第二天,馬克像往常一樣去上學了,在學校附近有一個很深的池塘,孩子們冬天常在那裏滑冰。

一夜之間,冰已經覆蓋了整個湖麵,但冰還不是很厚,孩子們認為下午就可以滑了。下午放學後,

韓德爾子都跑到了那個池塘,有幾個孩子已經走上了湖麵。

“來啊,馬克!”夥伴們大聲喊道,“我們可以好好玩玩了。”

馬克有些猶豫,他覺得冰凍得並不結實。

“放心吧!馬克,以前冰麵也在一天之內就凍上過,肯定沒問題!”

“去年冬天還沒有現在冷呢,但湖麵一天就凍上了,我們還在上麵滑了呢!”

“隻有膽小鬼才不敢來呢!”夥伴們譏笑道。

馬克無法忍受夥伴們的嘲笑,他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個勇敢的小夥子。“我才不是膽小鬼呢!”馬克大聲說著就衝上了湖麵。

孩子們在上麵玩得非常高興。慢慢地,湖麵上的孩子也越來越多。突然有人大聲喊道:“冰裂了,冰裂了!”結果馬克和另外兩個孩子一起掉進了冰冷的湖水中。

當人們把三個孩子救出來的時候,他們都凍僵了。

晚上,醒來後的馬克坐在溫暖的爐火前,父親問:“現在你知道什麼是最難說的字了 我不是你永遠的船長,不可能永遠為你的人生導航。——洛克(英國思想家和教育家)菲勒嗎?”

馬克紅著臉說:“知道了。”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說“不”的,且莫說是幼小的孩子,即便是成人也往往難以做到。當你教會孩子如何說“不”時,也教會了他如何在未來的日子裏保護自己,並忠於自己的心靈。

公正的上帝

一個年輕人覺得上帝對他非常不公,他祈求上帝給予其合理的解釋。上帝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送給了他兩條狗。

“我把這兩條狗交給你,從現在開始你就是它們的上帝!”上帝說。

於是,年輕人就給兩條狗當了幾天“上帝”。兩條狗,一隻大一隻小,一隻肥一隻瘦,一隻身體強壯一隻卻非常瘦弱。大狗先天發育很好,胃口也非常大,由於喂不起,年輕人喂它一些粗食,而小狗呢,先天發育不足,又加上營養不良,吃東西時還有些厭食,怕小狗夭折,年輕人專門喂肉給它,還經常給它牛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