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品性教育(1)(2 / 3)

一天,村子裏舉行射箭比賽,獵王帶著美麗的新弓,非常神氣地來到比賽地點。當輪到獵王出場時,大夥兒都為他鼓掌喝彩,準備看他大顯身手。

獵王拈弓搭箭後,剛一拉緊弦,那美麗的雕花弓竟然當場折斷了。在場的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起來。獵王麵紅耳赤,一時窘得說不出話來。

涉世不深的孩子往往理解不了事物背後的東西,他們常常更關注表麵形式。但是,作為有了一定認知能力的父母,一定要準確無誤地向孩子表達:有些東西是重要的,但是它們往往“隱於形”,而有些東西徒有美麗的外表,而無實際用途。前者才是事物價值所在。

缺點·優點

一個嬌生慣養的富家女哭著跑回娘家,向父母訴說新婚丈夫的種種不是。在父母耐心地勸慰下,女兒仍表示要離婚。

這時,充滿智慧的爺爺從書房走出來,將手裏拿著的一大張白紙和一支毛筆交給孫女後,說:“孫女婿總是欺負你,很可惡是不是啊?”

孫女接過紙和筆,非常委屈地說:“是啊!他整天欺負我,爺爺要替我做主啊。”

爺爺非常慈祥地說:“好!你先按照我的話來做。現在隻要你想到他一個缺點,就用毛筆在白紙上點一個黑點。”

孫女按照爺爺的要求,拿起筆不停地在白紙上點起了黑點。點了一會兒後,爺爺拿起白紙問:“還有嗎?”

孫女想了想,提筆又點了三點。點完後,爺爺平靜地問:“孩子,你在這張白紙上看到了什麼?”

女孩狠狠地說:“黑點啊!全都是那個沒有良心的缺點啊!”

爺爺仍舊平靜地問:“你再看一看,除了黑點, 如果一個孩子缺乏快樂的童年,那麼他不能得到健康的成長。——本書觀點你還看到了什麼。”

“沒有啊!除了黑點,什麼都沒有了。”

在爺爺不斷地追問下,孫女不耐煩地說:“除了許多黑點之外,就是白紙的空白部分了。”爺爺笑道:“好極了!黑點就是缺陷點,而空白部分的大白點就是優點。你總算看到了優點。想想看,孫女婿是否也有優點呢?”

孫女若有所悟,想了許久,終於點了點頭,開始說丈夫的優點。

對於普通的人來說,我們應該多看對方的優點和長處,少看缺點和不足。而對於我們自己的孩子豈不是更應該如此嗎?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勵和讚揚,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指責,父母要睜大雙眼,

去尋找孩子的優點。

善良的心

新年的第一天,愛德華早早地起了床。父親給了他5美元,這些錢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他曾經在書店看到過一些特別精美的書,其實他早就想買了,但是一直沒有錢,現在終於可以實現這個願望了。於是,他帶著錢興高采烈地向小鎮書店跑去。

在去書店的路上,他遇到了一家人,父親、母親還有三個凍得發抖的孩子。顯然他們不是本地人,而且從他們憔悴的麵孔上一眼就能看出他們的生活非常窘迫。

愛德華微笑著對他們說:“聖誕快樂!”但是他們卻聽不懂他說的話。

“你們從哪兒來?”愛德華問。顯然他們也沒聽懂。

那個男人指了指他的孩子,又用手比劃著肚子,這次愛德華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們已經幾天沒有吃飯了,他想為孩子們要一些吃的東西”。

愛德華看著那三個與自己大小差不多大凍得發抖的孩子,立刻從兜裏掏出準備買書的那5美元給了他們,然後說:“這 孩子最有創造力的時候,就是他感到最輕鬆的時候。——杜威(美國教育家,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些錢給孩子們吧,希望他們能和我一樣快樂。”那個男人的眼中充滿了淚水,緊緊地握住了愛德華的手。

到家後,愛德華把自己的經曆告訴了父親。他說:“他們又冷又餓,實在是太可憐了,於是我就把準備買書的錢給了他們,因為他們比我更需要那些錢,至少他們在新年的第一天不會餓肚子了。”

“孩子,你做得非常對!”父親鼓勵地說,“愛心是一個善良的人最可貴的財富,上帝會關愛每一個善良的孩子。你知道嗎?當你把錢給那些窮人時,上帝正在看著你。就在你給他們錢的同時,上帝也給了你一件最寶貴的東西!”

“是嗎?他給了我什麼?”愛德華問。

“他給了你一顆善良的心!”父親回答道。

人性本善。孩子也會有惻隱之心。當孩子第一次做出這種舉動時,父母應該欣賞和鼓勵他,同時讓他明白: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間將會更加美好。

父母這樣做,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更加安全的社會。

堅強

一天,一個人問一位智者:“請問怎樣才能成功呢?”

智者笑了笑,遞給他一顆花生:“請用力捏捏它。”

那人用力一捏,花生殼碎了,隻留下花生仁。

“請再搓搓它。”智者說。

那人又照著做了,紅色的皮被搓掉了,隻留下白白的果實。

“再用手捏捏它。”智者說。

那人用力捏著,卻怎麼也沒法把花生仁毀壞。

“再用手搓搓它。”智者說。

當然,什麼也沒有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