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中的風險防範與轉移
經貿論壇
作者:謝麗娜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國際經濟與貿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國際貿易中,交易雙方進行貨物買賣是常見的交易方式,但是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相比較而言,其複雜性更高,因此貿易過程中的風險也相對較高。在國際貿易中需要積極采取相應的手段進行風險轉移與控製,讓貿易中的風險降到最低。本文對國際貿易中的主要風險及其特點、風險的轉移以及風險防範措施進行相關分析。
關鍵詞:國際貿易;風險轉移;風險防範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5-0-02
隨著我國經濟一體化趨勢逐漸加強,我國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參與率變得越來越高,國際貿易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但同時在貿易過程中也存在很大風險。國際貿易中的主要交易形式是貨物交易,在世界經濟形勢的影響下,我國的國際貿易麵臨的形勢十分嚴峻。當貿易中出現風險時,應該怎樣進行風險轉移和風險防範,將損失降到最低,是我國很多進出口企業在積極研究的課題。要進行有效的風險轉移和防範,需要對國際貿易中存在的風險及其特點進行了解。本文在分析國際貿易中的風險類型及其特點的基礎上,對風險轉移和風險防範進行闡述。
一、國際貿易中的風險類型及其特點
國際貿易指的是在世界範圍內進行的各個國家以及商品之間的交換活動,是各個國家或者地區之間的經濟依賴關係的一種反映。在估計貿易中,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規避國際貿易中的風險成為世界各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點課題內容。國際貿易中的風險,主要有幾種類型。
(一)國家政策層麵的貿易風險。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對於不同經濟政策帶來的風險是不可避免的,這種風險會對國際貿易帶來更加複雜的影響。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逐漸加快,國際貿易的發展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國家政策加強了對國際貿易的控製程度,區域性經濟模式使得國際貿易中的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甚至還設置了一些技術性的貿易壁壘,從而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將國外競爭者排擠出國際市場的行為,這對貿易過程中的風險形成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在貿易操作中存在的風險。國際貿易的主要交易形式是貨物交易,在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一般都會簽訂相應的貿易合同,合同條款的內容就成為影響貿易的關鍵,在合同中一般都包含很多專業術語,對貿易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進行了規定,一旦操作不當,將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在國際貿易中,操作層麵的風險是不容小覷的,在貿易過程中,對於合同中的專業術語,在行為操作上應該和內容上保持一致,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從而形成貿易風險。
(三)貨幣彙率變動帶來的風險。國際貿易中,各種款項的收支情況與彙率的變動有十分緊密的聯係,一旦發生了貨幣彙率的變動,則很有可能會導致貿易過程中的風險出現。在貿易結算時,一般是按照當時的彙率進行結算,本幣與外幣之間存在彙率折算的問題。本幣與外幣之間的彙率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國際外彙市場的波動而不斷變化的,因此對國際貿易中的利潤分配有很大影響,彙率的變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國際貿易中的參與企業。
國際貿易中的風險,都具有共同的特點,第一,客觀性。國際貿易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是不會以人的意誌變化而發生轉移的,貿易中的風險是國際貿易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準確說來,引發國際貿易中的風險有很多方麵的因素,主要是源於各個企業經營活動中的複雜性,市場經濟主體在認識方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國際貿易中的風險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同時,由於國際貿易中的風險往往會通過一些偶然的事情表現出來,因此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不確定性。第二,無意識性。國際貿易中的風險的產生往往是在貿易主體沒有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的,具體來說,當前的國際貿易形勢並不樂觀,因此在交易過程中隨時都有可能會導致風險出現,隨著國際環境越來越複雜,貿易主體的風險意識如果得不到提升,則不能對貿易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有效規避。一旦在貿易過程中出現了風險,則貿易主體是要無意識接受的,必須要對各種貿易風險進行承擔。
二、國際貿易過程中的風險轉移
國際貿易中的風險轉移指的是在國際貿易中,雙方在交易中出現了意外的風險,造成交易損失時,將風險責任進行確定的過程。雙方在交易過程中,如果風險發生在賣方受眾,即賣家還沒有將貨物交付給買方的情況下,買家在交易的過程中由於風險遭受的損失,應該由賣家承擔。相反,如果在交易過程中,賣家已經將貨物交付給買家,貨物出現風險的損失應該由買家自行承擔,買家不能因為意外的風險而拒絕支付相應的貨款。風險轉移的目的是為了確定確定由於不確定風險造成的貨物損失該由哪一方承擔。風險轉移的原則有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