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對中美貿易中的統計方式進行規範。中美兩國之間對於貿易的統計方式的不用,導致兩國在貿易數據的記錄方麵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而形成了貿易不平衡問題。就中美貿易過程中的統計口徑的研究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針對統計誤差進行了研究,根據研究的結果分析,為了促進中美兩國的貿易情況的真實反映,在交易中要建立相應的貿易統計協調機製,對貿易過程中的計算口徑和方法進行統一,促進雙方對各種對外貿易的數據進行真實統計,並且根據信息資料進行相關分析,為中美貿易的發展決策的製定提供準確的依據。
(四)加強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不斷提高企業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競爭力。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知識成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力量,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應用是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措施。我國的知識產權的發展正好處於起步的階段,在知識產權的競爭力方麵相比於發達國家而言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隨著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知識產權的應用程度逐漸加深,知識逐漸成為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因素,為了實現我國“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國際貿易目標,提高我國產品的檔次以及競爭實力,們應該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以及保護,比如對於我國生產的各種新產品以及服務,在啟動之前,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查,防止使用在世界經濟中已經存在的商標;加強對企業的商業秘密的保護等,都是我國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措施。
(五)完善公平貿易政策。對於中美兩國的貿易發展,公平的貿易政策是貿易正常發展的保障措施,對於中美兩國的貿易政策的完善,一方麵要健全貿易運行監測係統,在我國建立以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等機構為核心的產業安全協調和反應機製,提高對貿易過程中的各種摩擦問題的處理能力。另一方麵,要加強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交涉力度,在貿易過程中采用反傾銷、反補貼等措施,增強自身對於貿易爭端的應對能力。第三,要加強國際貿易中的多邊對話以及合作關係的處理,在對我國的經濟利益進行維護的過程中,實現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共同發展。第四,通過各種政策的引導、行業之間的協調等,促進我國出口企業加強合作的能力,建立大宗商品在進出口過程中的協調機製的完善。加強不斷完善的貿易政策的應用,有助於中美兩國貿易的規範化發展,避免出現更多不平衡問題。
(六)要努力提升內需。中美貿易中的不平衡問題的解決是雙方共同的責任,需要共同采取措施來解決,對於我國而言,可以不斷擴大內需,將經濟增長的立足點放在擴大內需上,減少對涉外貿易的依賴程度。當前,我國的消費需求還有增長的空間,城鄉居民的消費潛力很客觀,因此我國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提高居民的收入,對收入分配進行合理的調節,擴大社會保證水平,創造出更加利於消費者進行消費的環境。隻有不斷擴大消費需求,將我國經濟片麵地依靠投資以及出口向消費、投資以及出口等方麵的協調進行相應的轉變,才能避免國際經濟的不確定性對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
四、結語
隨著我國加入WTO並且在經濟上取得了快速發展,對於中美兩國的貿易造成了很大影響,縱觀中美兩國的貿易發展可以看出,中美兩國的貿易不平衡問題越來越嚴重,美國的貿易逆差逐漸加大,為了促進中美兩國貿易的平衡,需要兩國共同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應對,比如美國放鬆對中國的出口限製、中國實施多元化貿易戰略等。隻有兩國共同努力,才能對當前的貿易不平衡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劉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J].經濟研究導刊,2007(06).
[2]苗迎春.對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的重新審視[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7).
[3]宋婷婷,王佳瑩.中美貿易摩擦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09).
[4]沈毅華.中美貿易失衡與我國的製造業[J].商場現代化,2012(09).
作者簡介:黃曉喬(1991-),女,遼寧開原人,渤海大學經法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指導教師:閔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