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程項目成本經濟管理探析
經管視線
作者:王普成
摘要:我國一些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方麵存在著製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等問題,造成成本支出較大而效益低下的不良運作局麵。加強施工工程項目成本管理與控製則是施工企業積蓄財力,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本文對我國施工工程項目成本經濟管理的原則及其策略建議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施工工程項目;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5-0-01
一、前言
經濟學理論認為,成本是企業投入生產的各種要素的租金;管理學中認為,成本是企業運營的投入;美國會計學會對成本概念的定義是:“成本是為達到特定目的而發生或應發生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衡量”。成本管理是指對所發生的成本費用支出有組織、有係統地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製、核算、分析與考核等一係列科學管理。項目成本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的總體目標和項目的具體要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項目成本進行有效地組織、實施、控製、跟蹤、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動,以達到強化經營管理,完善成本管理製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的目的。本文對我國施工工程項目成本經濟管理的原則及其策略建議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我國施工工程項目成本經濟管理的策略建議
(一)成本經濟管理策略的原則
1.整體原則。施工單位成本管理係統將從陸家嘴集團、大華集團等施工單位的業務管理、內部管理角度,充分考慮各係統的需求,各個業務的需求,使項目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使應用平台能真正的發揮在管理與決策中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質量和水平。
2.安全原則。借助信息保護還有備份體係,借助VPN專線連接來不斷提高信心可靠水平,避免出現非法入侵情況,保證信息自身安全水平。想要避免非授權用戶給係統進行惡意破壞,係統能夠從不同級別進行合理限製,從不同角度進行整體分析,同時存在審計功能,對實施環節進行合理的記錄。
3.標準及開放原則。營造係統應當根據相關指標還有標準。係統研究、規劃、落實還有檢驗應當根據軟件項目相關標準,同時能夠借助開放科技,推動其能夠和全球標準保持一致。
4.實用性原則。係統研製要堅持“以人為本”,能夠將公司具體現狀當作落腳點,給用戶創造明顯的便利。軟件自身功能相對健全完善,實施難度比較低,可以和各個文化水平的用戶保持一致。
5.先進及穩定原則。係統建設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方法,確保係統的先進性,同時兼顧成熟性。軟件的設計采用先進思想,采用構件化和三層架構的方式設計和開發,能夠適應未來技術發展和需求的變化,使係統能夠可持續發展。
(二)工程項目成本經濟管理的策略建議
1.事前控製方麵。凡事預則立,要做好項目部成本控製工作,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成本計劃工作。目標成本就是一種成本計劃,是項目實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準備活動,是項目成本管理的基礎和先決條件,一個明確的成本計劃,是項目成本管理的起點,如果沒有成本計劃,工程項目部的成本很容易失控。
2.事中控製方麵。
(1)每月定期例會製度。若從工程開展時期,在開支方麵開展合理管理,一定要關注成本糾偏環節。項目部應當建立一套成本分析例會製度,項目部應在公司成本控製人員的指導下,每個月召開1~2次成本分析會,要營造產生成本分析例會製度,要從相關工作者的管理中,按階段舉行成本分析會,按照相關口徑,對開支進行衡量。發現其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製定相應的措施。
(2)強化合同管理,做好索賠工作。索賠變作絕大部分承包商的經營策略,在項目開展環節內通過索賠來保證價格,避免各種風險。在出現成本提高情況之後應當製定科學合理的索賠報告,能夠根據相關要求發送給業主,從保證信息的過程中能夠和業主開展合理交流,推動其掌握具體現狀,能夠認識施工單位麵臨的問題,來提高經濟收益。
3.事後控製方麵。
(1)強化事後分析總結。事後分析工作是評價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得失的一舉,也是對項目經理及相關的責任部門、責任人員進行相應的經濟的獎勵與懲罰、人事任免的一舉。事後分析總結,是對事前成本計劃、事中成本控製的一次全方位重新檢視,事後成本分析總結,不僅為已經完成的工程畫上圓滿的句號,也為新項目如何優化管理團隊、如何改進管理措施提供一個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