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因失血過多,馮樂山真的昏厥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耳畔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樂山,你醒醒,樂山,你醒醒。”
馮樂山努力地睜開眼睛,發現麵前的竟然是老漢。他嚅動著嘴巴,有氣無力地問:“你怎麼回來了?”
“我在遠處沒見人救你,擔心你出事就回來了。”老漢流著淚說,“我現在就送你去醫院。”
老漢用那搶來的現金治好了馮樂山的刀傷。他將他攙扶著走出醫院的那刻,讓布控在四周的民警抓獲了。那些民警得到舉報,有個搶劫犯在這所醫院裏,送自己刺傷的人來救治。
審訊老漢的是一位女民警,她剛從警校畢業,這是她的第一次審訊。
女民警問:“你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嗎?”
老漢答:“搶錢。”
女民警問:“你幹嘛搶錢?”
老漢答:“我沒錢用。”
女民警問:“沒錢用,你不會幹活去掙?”
老漢答:“我需要很多錢,我掙不來這麼多錢。”
女民警說:“掙不來那麼多錢,你就去搶了?”
老漢動了下嘴,但最終沒出聲。
沉默了一會兒,女民警又問:“你刺傷了馮樂山,後來怎麼想到去救他?”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女民警的語氣有些放緩,也許她覺得老漢還不是壞到絕頂的人。
老漢說:“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死了。”
女民警問:“因為良心發現?”
老漢想了想,說:“算是吧。”
……
最後女民警說:“你搶人家的包,還刺傷了人,已構成刑事犯罪,盡管你後來救了馮樂山,但依然要受到法律的嚴懲,現在你還有什麼話說?”
老漢沉思良久後,懇請道:“馮樂山是一位英雄,他患有胃癌,晚期,你們應該幫幫他。”
女民警停下了手中的筆,打量著老漢:“你怎麼知道?”
老漢趕緊編了個謊:“我是送馮樂山去醫院,醫生給他檢查身子時說的。”
女民警鄭重其事地說:“這個問題,我會向上級反映的。”
女民警將馮樂山患有胃癌的情況,如實地反映給了上級領導。領導對這個問題感到很為難,他說要不你找一下媒體吧,讓他們幫著宣傳宣傳,或許會有很多人捐款。
女民警有一位高中同學,正好剛進這座城市的晚報當記者。他初來咋到的還沒線人,整天為尋找新聞線索而頭痛。現在,意外地接到了女民警的電話,這使他簡直欣喜若狂。他一放下電話,便火速去尋找馮樂山。
記者是在某座立交橋底下找到馮樂山的。當時,病懨懨的馮樂山正倦縮在垃圾堆裏睡覺。
記者見到馮樂山時,驚詫地問:“你是撿垃圾的?”
馮樂山有些不好意思地點頭。隨後,補充道:“我有病,幹不動其他活,隻能撿撿垃圾。”
記者的眼裏就煥發出了感動的目光,他想一個撿垃圾的小夥子,而且都胃癌晚期了,還懷有一顆正義的心,那真是難能可貴呀。
記者問:“聽說你患了胃癌,都晚期了,怎麼還不去治療?”
馮樂山頹唐地說:“我沒錢,治病是要錢的,我沒有。”
記者一時沉默了,他想自己要是咳嗽幾聲,就會連夜趕到醫院門診,而眼前這個小夥子,生命垂危了還睡在這橋底下。他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采訪結束,記者信誓旦旦地說:“馮樂山,你放心,我一定會把你的事跡刊登出來,讓全社會都來關心你。”
馮樂山緊緊地抱住記者的手,激動得無以言語。
很快,一篇題為《患重病,勇擒凶犯;陷困境,急需捐助》的新聞在晚報亮相,新聞中不僅詳細地報道了馮樂山見義勇為的光輝事跡,也對馮樂山的艱難處境進行了重點描繪。文末呼籲廣大群眾伸出援助之手,共同來挽救英雄馮樂山的生命。
新聞刊登後不幾天,晚報就陸續收到不少捐款。晚報就利用這筆款,預支了部分醫藥費,安排馮樂山進醫院治療。
然而,正在這個節骨眼上,記者接到了一個電話。打電話的人沒說他是誰,隻說跟馮樂山是老鄉。他在電話裏向記者透露,馮樂山是那個老漢的兒子。
記者放下電話,心不由地沉了沉,他想:這難道是一場騙局?但記者沒有告訴他人,隻是獨自去醫院找馮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