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學生得到實踐能力的培養和係統的訓練,應從易到難布置一些實用性強、有一定設計技巧的上機練習題。教師在課堂上應給學生明確的、有利於消化課堂理論知識的實驗題目,讓學生上機時做到目的明確,有的放矢。教材每章都給出針對本章內容的實驗題目。
3.3 安排課程設計
上機實驗針對的往往是一定範圍的知識點,各個知識點相互間聯係不夠緊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課程後期最起碼安排兩周的課程設計或綜合性實驗訓練,所選題目應具有一定的應用背景,讓學生能夠應用軟件工程的基本原則,設計一個具有實用價值的數據庫應用係統[3],才能真正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點像穿珍珠一樣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3.4 強化管理
學生上機時應按學號對號入座,方便點名,保證出勤。實驗結束要上交實驗報告,要求學生將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步驟,以及在實驗過程中的體會、感受和遇到的問題等都寫在實驗報告中,要求學生當堂寫,及時交,避免有抄襲現象。教師要認真批閱,並及時給予點評和指導,對於實驗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要公開講解。實驗內容要求學生以電子作業形式提交,及時抽查,並把出現的問題及時點評、反饋給學生,這樣有助於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改革考試考核方式
該課程的考核原先是全省電大係統統考,采用傳統的單獨理論考試,導致了學生為應付考試而臨時突擊,死記硬背,不求甚解,出現“高分低能”現象,無法全麵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這與該課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是相悖的。
今年改為辦學點組織考試後,筆者嚐試采用筆試+技能實踐考核相結合的考試方式。對於知識性、理論性強的課程內容,采用筆試;對於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內容,著重考核學生的技能,采用上機考試。
最後的課程評定成績由平時上課表現、平時書麵作業、平時上機實踐、期中考試成績、期末理論考試成績、期末技能實踐考核成績綜合而成。
5 與計算機二級考證相結合
越來越多的社會就業崗位要求員工除掌握本身專業知識外,還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用人單位開始更多地從這個角度來考察員工能否勝任本職工作。各種計算機證書,正是學生求職時一塊有力的敲門磚。例如:我市銀行係統、電力係統的部分職位就要求求職者持有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結合我校的實際,把證書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中,將證書考試大綱與教學實施大綱相銜接。把考試內容與教材結合起來,在課堂上適當引入相關內容,並引導學生學習的相關技術,做一些考試模擬題。學生學完本課程後,自己再深入地複習一下,就可以直接去參加考試獲得證書。這樣,學生能一舉兩得,既學習了本課程,又獲得了證書。
6 結束語
計算機學科相關的知識發展迅速,尤其是計算機應用相關的知識和工具,所以教師不但應該通過不間斷的學習充實自己的業務知識,也應該學習解決在講授財經類專業數據庫應用時所遇到的跨領域知識問題,隻有這樣才能讓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學到的不僅僅局限於一個數據庫應用係統設計的。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刻地認識到考試並不是最終目的,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才是真正目的。應盡可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把多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增加新的理論和技術,嚐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提高數據庫課程的課堂效果和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誠然,教學過程中的解決辦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不斷積累的長期的過程。但是隻要能不斷地發現問題,並積極地想出解決的辦法,教學過程就能不斷地被完善。
參考文獻:
[1] 湯暉.財經類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12:9767-9770
[2] 楊循傑.高校非計算機專業數據庫教學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08.3:167-168
[3] 張澤虹.數據庫原理及應用Access2003[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