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章水的憧憬1
院中的臘梅飄浮著淡淡的幽香,遠處的鞭炮此起彼伏地炸響,現在已是2011年的春節。我坐在窗下,整理著探訪筆記和資料,思緒又飛到秦嶺之南。
到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的建設已初步完成,一江清水蓄在丹江水庫之上,那碧波閃閃的湖麵,望上去讓人不飲自醉。從陶岔渠首樞紐向北延伸而去的人工長河,大部分工程也接近完成。
按計劃,2014年長河正式通水。到那時,閘門開啟,晶亮的水流一路歡歌奔向北京,在團結湖彙入京城的生活水係,然後通過毛細血管一樣的管道,流進京畿居民家中的鍋、碗、杯中,訴說漢水的甘甜。
南水北調中線輸水長河,全長1421公裏,平均寬度120米,平均水深7米。雖然途中要經過很多城鎮、河流,但它始終保持獨立之姿,不受地麵影響,不與其他水源重會,時而是城中河,時而是河上河,過黃河時又變成河下河,一路自流向北,把絕好的水質輸送到底。
這樣的人工長河,全球少有;這樣的水利工程,世界罕見;這樣的建設速度,更是奇跡。
通水後,河南、河北、京津等沿線城市居民的優質飲用水能夠得到保證,幹旱年份一些城市將不再出現“水荒”現象。對於數百萬長期飲用高氟水、苦鹹水和其他含有害物質的深層地下水的當地人來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從根本上改善其飲水質量。
作為一個漢水子民,我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漢水將我養大,我感激它,同時希望它晶瑩的水滴能夠滋潤更多的同胞,發揮更大的作用。
漢江自古三千裏(1500公裏),流淌到今不停息。過去,它在漢口彙入長江,完成一條河流的使命。現在,它又有了新的終點。按照河流唯遠的統計方法,從源頭到丹江口水庫900公裏,再加上從丹江口水庫到北京的1421公裏,總共2321公裏,它比原來的1500公裏,又多了800公裏。以前,它是陝南、鄂北人民感恩和紀念的生命之源,將來,會有更多的人來緬懷它的恩賜。
漢水流長。
我為漢水自豪,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