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體能訓練(1 / 2)

一歲嬰兒動作發育的情況

周歲的孩子已經能夠直立行走了,這一變化使孩子的眼界豁然開闊,周歲的孩子開始厭煩母親喂飯了,雖然自己能拿著食物吃得很好,但還用不好勺子。他對別人的幫助很不滿意,有時還大哭大鬧以示反抗。他要試著自己穿衣服,拿起襪子知道往腳上穿,拿起手表往自己手上戴,給他個香蕉他也要拿著自己剝皮。這些都說明孩子的獨立意識在增強。

一歲幼兒動作訓練方法

模仿動物舉止與叫聲,發展語言能力,鍛煉運動的平衡能力。

從動物圖片上,找到他喜歡的圖卡。如小狗、小貓、小雞、小鴨、小羊等。可以給他講故事、唱兒歌,一邊講,一邊讓孩子出示圖片。

如:小雞唱歌嘰嘰嘰,

小鴨唱歌嘎嘎嘎,

小狗唱歌汪汪汪,

小羊唱歌咩咩咩,

小貓唱歌喵喵喵。

一邊說還可以一邊做動作,這樣反複遊戲後,再讓寶寶模仿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培養寶寶勇敢進取的精神,鍛煉平衡技巧能力。

在兒童遊樂場,找一約有成人腰高的小滑梯,大人從側麵將寶寶抱上滑梯,再扶著他從上慢慢滑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寶寶就會自己玩耍了。

一歲嬰兒的全麵發育情況

1歲左右的孩子,各方麵較前都有了進步,不能再隻讓孩子玩玩彩球、彩帶,搖搖嘩啦棒了。這時教育的重點應放在接觸生活實阮,了解周圍環境,發展認人識物的能力,獨立行走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上。

1歲左右的孩子能站立了,但行走還不夠穩,這時可以給孩子買幾樣帶輪的帶響的玩具。如學步車、小推車、一拉就叫的小木鴨等,以提高孩子學走路的興趣。在這一階段孩子視野開闊了,所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各類事物都比以前增加許多,但記住的還不多,會說出來的就更少了。因此需要大人反複地教,把玩具或某種東西放在他的麵前,告訴他這個東西叫什麼,是做什麼用的,鼓勵孩子說出來。如在吃飯前把桌子放好,再擺上吃飯用具筷子、勺、碗等,教孩子認識,再結合可口的飯菜,能很快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這樣孩子學起來容易,如果拿一些很抽象的詞教孩子,沒有實物,孩子不易接受。

1歲以後,家長要幫助孩子學會認識事物,可以到動物園看看各類動物。周歲左右的孩子,對一些事物非常喜歡,不但想看,而且還想摸。家長可讓他摸摸家養的貓、兔、小鳥,但不要用動物嚇孩子。

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知識,需要家長認真堅持教孩子,比如,孩子每天吃水果之前,家長可把蘋果、梨、香蕉、橘子等水果拿給孩子看,給他講其形狀、顏色、味道等,然後再給孩子吃。另外,還可以給孩子選購一些嬰兒畫冊,要內容簡單、色彩鮮豔、圖形較大的,一邊看一邊講給孩子聽,時間不能太長,一般5~10分鍾即可。在孩子學走路的過程中,免不了要摔跤,有時還把衣服弄得很髒。父母不要責怪孩子,要鼓勵孩子,讓他自己站起來,不要怕,要勇敢地繼續往前走。在教孩子早說話時,不要操之過急,慢慢來,更不要哄嚇。因為學習說話並不是教得多學的多,這要靠語言中樞神經的發育逐步成熟。當然如果到了語言中樞發育成熟階段,沒有人教孩子說話,他也不會說話的,如果教孩子說話過於著急,甚至恐嚇,容易使孩子形成“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