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飲食營養(2 / 3)

預防維生素B缺乏要從母嬰兩方麵入手。對於嬰兒期輕症患兒,如果母乳量充足,可繼續用母乳喂養。但母親的膳食內,應補充大豆、紅小豆、蠶豆、花生、麥鼓、酵母等維生素B1含量較高的食物,以滿足嬰兒對維生素B1的需要,同時要增加輔食,以擴大維生素B1的來源。對於幼兒期的患兒,應供給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如豆類、肝髒、瘦肉、蛋類等。要講究烹調方法,盡量吃蒸飯或燜飯,而不吃撈飯,吃麵條或餃子時,應喝些麵湯。

導致維生素B2缺乏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中缺少動物性食物、豆類和綠葉蔬菜,特別是缺少含維生素B2較高的動物肝、腎、心等內髒和奶類食物,同時嬰兒由於生長發育迅速,機體需要量較大,也容易引起缺乏。

如膳食中標準米、麵,維生素B1一般不易缺乏,但維生素B2則往往供應不足。膳食中應注意選用動物肝、腎髒等內髒。蛋類、花生與芝麻以及新鮮綠葉蔬菜搭配,以增加供給量。較大的嬰幼兒可在不同季節,在膳食中加入菠菜、番茄、橘子和蘋果。

嬰幼兒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

維生素C是一切具有抗壞血酸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總稱。非母乳喂養的嬰兒維生素c易缺乏,易患壞血病。患兒表現為倦怠乏力、無精打采、食欲極差,常伴有重度出血,易於感染,生長遲緩,發育受阻。

維生素C供給量:0歲~1歲嬰兒每日30毫克(相當100毫升~150毫升鮮橘水)。1歲~7歲需35毫克~45毫克。夏天炎熱、生病發熱時應增加供給量,每天可給100毫克。

每100克母乳含2毫克~6毫克維生素C,嬰兒每日需要量為30毫克,故母乳喂養不易缺乏。牛乳煮沸後維生素C損失多,故用牛乳喂養的嬰兒要注意添加維生素C。

維生素C廣泛存在於新鮮水果、蔬菜中,柑橘、鮮棗、山楂、番茄、辣椒、豆芽、獼猴桃等含量豐富,在加工和貯存後明顯減少。牛奶因消毒被破壞,配方奶粉經維生素C強化而增加。所以小兒在嬰兒時就進行母乳喂養,而母親又應多吃含維生素C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牛奶作為嬰兒主食時應添加新鮮果汁和菜水。

嬰兒1個月~2個月起就可添加橘子汁、西瓜汁、山楂水、西紅柿汁、菠菜水、蘋果泥,紅棗泥等,以補充維生素C,最好是不論母乳喂養還是非母乳喂養的小兒,都應從2個月~3個月起,就適當添加橘汁、番茄水、菠菜水等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

應注意的是,維生素C性質極不穩定,受熱易氧化破壞,加堿更易破壞。接觸金屬會加速氧化破壞,忌用銅鍋炒菜,嬰兒煮菜湯用的菜葉不用刀切,可用手撕成小片。炒菜時用急火快炒。忌熬煮(高溫下維生素C易損失破壞),菜要先洗後切。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中得到保持,涼拌菜或炒菜時加些醋,即可使菜肴原料中的維生素C少受損失。

嬰幼兒膳食多樣化措施

世界上沒有一種單一的食物可以全麵滿足嬰幼兒的營養需要,所以食物必須多樣化,既要有動物性食物,也要有植物性食物。穀、豆、肉、蛋、奶、蔬菜、水果、油、糖、調味品樣樣要齊全。多種食物合理搭配,比例適當。同時進食,取長補短,才能充分利用。動物性食物屬酸性食物。肉類、蔬菜、水果、豆類、牛奶等是堿性食物。正常人的體液為弱堿性,當體液為弱堿性時不易疲勞,免疫力強,不易生病。嬰幼兒自己調節酸堿平衡的功能不成熟,多吃肉,不愛吃蔬菜的孩子就易生病,所以偏食嬰幼兒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各種食物都吃,各種營養素都齊全,這樣才有利於嬰幼兒健康成長。

強化食品的種類及選擇方法

我國家庭自製的斷奶期輔食一般都是不強化的,如蔬菜汁、果泥、胡蘿卜泥、肉泥、肝泥、肉菜糊等,我國食品廠生產的斷奶期配方食品大多是多種營養素強化的,強化的營養素,大都是斷奶期嬰兒比較容易缺乏的幾種,如維生素A1、D1、B2和鈣、鐵、鋅、碘等礦物質。應注意的是目前市售的以穀、豆類為基礎的斷奶期配方食品有兩類:一類是按國家標準(GB)強化配方食品;另一類則是超標準強化的特殊食品。有的配方食品超過國家標準(GB)規定的數倍量強化,食用時應注意說明,正常嬰兒應限量食用。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