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是由於吸入羊水或胎糞引起的肺炎。胎兒在宮內或娩出過程中如缺氧會出現呼吸運動以致吸入羊水或帶有胎糞的羊水。足月小兒及過期產兒相對較易發生這種情況。一般在出生後即有氣急、青紫等症狀,肺部聽診可聞及水泡音。胎糞吸入者較易並發氣胸。病情輕者1~2天內症狀即可減輕,重症會導致呼吸衰竭。避免宮內缺氧是預防本病的關鍵,若已有羊水或胎糞吸入,在剛娩出時應盡量將吸入物吸出。
嬰幼兒肺炎症狀與治療
肺炎是小兒時期的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及氣候驟變時多見,此外,濕熱季節發病率也較高。主要由細菌或者病毒自上呼吸道、氣管、支氣管下降,侵入肺泡而引起,因此肺炎常發生在上呼吸道炎或氣管炎之後,但也可以一開始就患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杆菌等。近年來病毒性肺炎發病率逐漸增加,常見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可呈流行性發病。
支氣管肺炎在小兒時期最為常見,占90%以上,大多見於1歲以內。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向下蔓延所致。新生兒期也可由敗血症引起。病因以病毒和細菌最為多見。
症狀表現
肺炎的主要表現為發燒、咳嗽、氣喘。體溫一般在38℃~39℃,熱型不定,腺病毒肺炎可於持續高燒1~2天後出現,少數起病即喘,患兒呼吸增快每分鍾可達50~60次甚至80次以上。有鼻翼扇動,重者有三凹症(鎖骨上凹、胸骨上下窩、肋緣下吸氣時凹陷),病情較重缺氧者,口、鼻周紫紺,指端紫紺。患兒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狀,常有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煩躁不安或嗜睡,輕度嘔吐腹瀉,腺病毒肺炎全身中毒症狀多較嚴重。
重症肺炎由於嚴重缺氧和敗血症使得身體發生代謝紊亂及多髒器功能障礙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腦病、中毒性腸麻痹和酸中毒等,甚至危及生命。如患兒呼吸困難突然加重,煩躁不安,麵色蒼白,紫紺,脈搏細數無力,肝髒短期內腫大(大孩子可敘述上腹疼),尿少則是心衰的征兆。如明顯嗜睡煩躁不安,昏迷,甚至抽風,呼吸不規則是為腦水腫,中毒性腦病。嚴重腹脹壓迫肺部加重呼吸困難為中毒性腸麻痹。吐咖啡樣物,黑色大便或其他部位出血為彌漫性血管內凝血,遇有上述情況都必須立即到醫院搶救。重症細菌性肺炎,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可並發膿胸,肺膿瘍,肺大泡使病程遷延不愈,對健康危害極大。肺炎患兒都應當及時診治,重症肺炎必須住院治療,輕症肺炎可以在家治療。
治療方法
肺炎患兒的護理十分重要,室內要定時通風,保證患兒能呼吸新鮮的空氣,室溫以18℃~20℃為宜,保持適當濕度(60%)以防痰變幹不易咳出,冬天在暖氣上應放水槽或濕布,生爐子的要在爐上放一壺水。患兒要經常翻身變換體位,或抱起活動以減少肺淤血,增加肺通氣,促進痰排出。要勤喂水,給容易消化的食物,按醫生囑咐按時喂藥。肺炎一般需3~4天才能好轉,1~2周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痊愈。
新生兒結膜炎治療方法
嬰兒娩出過程中,如果產婦陰道內的病菌侵入嬰兒眼中,便可發生新生兒結膜炎。倘胎膜早破,胎兒在宮內也可受到細菌的感染而發病。出生後往往也可由於母親或護理人員的手指和毛巾汙染而發病。常見病原菌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杆菌和巨細胞包涵體病毒等。
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