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隨便補充奶粉。在第1周內,即使母乳很少,也盡量不要隨便使用奶粉補充。因為孩子一吃上奶粉,吸奶力就會弱,結果母奶會越來越少。
嬰兒吸吮乳頭,可刺激並引起反射性乳汁分泌。隻要堅持喂奶、勤喂奶,乳汁就會源源而來。
乳母攝入全麵和充足的營養,是保證乳汁充足的重要物質條件。因此,在哺乳期應多吃一些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食物。
在哺乳期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家庭和睦。避免生氣、焦慮和急躁,這也是保證乳汁充足的重要的精神條件。
在喂乳期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千萬不要過度疲勞。每天睡眠時間不得少於8小時、午間午休1~2小時。
中藥發奶的方法
屬於氣血不足,如麵色蒼白、氣短倦怠、周身無力、食少便瀉。可用下麵方法:
當歸補血蔥白湯
當歸10克、黃芪15克、蔥白2節,水煎服。
人參當歸湯
人參10克、黃芪15克、當歸10克、熟地10克、生麥芽60克、路路通10克、甘草8克,水煎服。
黃芪當歸湯
黃芪15克、常有參12克、當歸12克、麥冬12克、桔梗9克、通草9克,水煎服。
屬於心情抑鬱的,表現為乳房脹滿、疼痛或有腫塊、胸悶、便幹、食少。可用下麵方法:
湧泉散:王不留行、當歸、製山甲各20克,川芎12克,研成細末,每次3克,每日2~3次。
當歸川芎湯:當歸10克、川芎6克、生麥芽30克、漏蘆10克、王不留行15克、瓜蔞10克、通草10克、陳皮7克,水煎服。
黃芪黨參湯:黃芪30克、黨參15克、當歸15克、白芷6克、通草克、製山甲9克、王不留行6克、川芎6克、花粉9克,水煎服。
飲食發奶的方法
乳汁分泌不足,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可選用以下方法增加奶量。
(1)花生米60克、黃酒半兩、紅糖半兩、先將花生米煮熟,再加黃酒、紅糖略煮一下,連湯全食;或花生米煮粥吃;或花生米燉豬肚(或豬蹄)連湯全食。
(2)鮮鯽魚1斤左右,清燉,加黃酒半兩,吃魚喝湯。
(3)活鯽魚一條(約500克左右)去鱗及腸雜,洗淨,煮半熟加黃酒半兩,清燉,吃魚喝湯,每日一鎰。或活鯽魚一條,加通草10克,煎濃湯不用鹽,每日服一次。
(4)鮮大蝦2兩剪去須足,煮湯加黃酒半兩,吃蝦喝湯;或將蝦仁炒熟,黃酒拌食,每日三次。
(5)黨參、黃芪各30克、通草10克、裝紗布袋中。豬蹄2隻,蝦仁一兩、與藥同燉。明火煨至肉爛,去藥。吃肉喝湯,加食鹽少許調味。
(6)豬蹄1隻、蔥白2節、豆腐2兩,加水適量,文火煮半小時,再加入黃酒半兩,食鹽少許,煮熟後食之。
其它發奶的方法
服用大量的維生素B類(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E。
用紫外線或紅外線照射乳房。
影響母乳分泌的因素
母乳分泌量的多少受許多因素影響,主要有:
1.母親營養良好,熱量充足,各種營養素和水分充足,其分泌乳汁的質量高且數量也多。反之,則質劣量少。
2.乳母的精神情緒因素起一定作用,如憂慮、悲傷、緊張、不安都可使乳汁突然減少。因此,乳母應該有一個寧靜、愉快的生活環境。
3.乳母要有充分的休息,保證睡眠。過分的疲勞和睡眠不足,可使乳汁分泌減少。
4.乳母生病也會使乳汁減少。每次哺乳不能完全排空或每日的哺乳次數過少,使乳房內乳汁淤積,會抑製乳汁分泌。
現在分娩後,有的醫院抱奶時間較晚,12~24小時後才讓母親喂哺嬰兒,夜間又不抱奶,這樣嬰兒吸奶次數少,加上醫院嬰兒室又給孩子補充糖水或牛奶,所以在抱奶時嬰兒常處於睡眠狀態,造成不肯吸吮或吸吮無力的現象,導致乳母喂哺失敗。因此,應提倡產後母子及早同室;嬰兒醒後餓了隨時喂哺,以促使分泌乳汁的逐漸增多。
妨礙母乳分泌的藥物
1.生物堿代謝藥可影響泌乳素的產生,從而抑製泌乳。
2.止痛藥。一切普通止痛藥,如可待因、安乃近應避免使用。因為這些藥可通過乳汁分泌出來給嬰兒造成傷害。可選擇撲熱息痛或ibnprefen代替。
3.鎮靜藥。如母親用了安定,巴比妥酸鹽等藥後,可加重嬰兒肝的代謝負擔,而且藥物易於蓄積嬰兒體內。另外可引起嬰兒的困倦和嗜睡。
哺乳母親禁用的藥物
以下藥物在哺乳期最好不用,如必須用時,就要考慮停止哺乳:
金鋼烷胺、抗癌藥物、潰化物、水滴錄、放射性同位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