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心理特點(1 / 1)

二個月嬰兒心理發育特點

2個月的孩子喜歡聽柔和的聲音。會看自己的小手,能用眼睛追蹤物體的移動,會有聲有色地笑,表現出天真快樂的樣子。對外界的好奇心與反應不斷增長。開始用咿呀的發音與你對話。

2個月的孩子腦細胞的發育正處在突發生長期的第二個高峰的前夜,不但要有足夠的母乳喂養,也要給予視、聽、觸覺神經係統的訓練。每日生活逐漸規律化,如每天給予俯臥、抬頭訓練20~30分鍾。寶寶睡覺的位置應有意識地變換幾次。可讓寶寶追視移動物,用觸摸抓握玩具的方法逗引發育,可做嬰兒體操等活動。

這個時期的寶寶最需要人來陪伴,當他睡醒後,最喜歡有人在他身邊照料他、逗引他、愛撫他,與他交談玩耍,這時他才會感到安全、舒適和愉快。

總之,父母的身影、聲音、目光、微笑、撫愛和接觸,都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很大影響,對寶寶未來的身心發育,建立自信、勇敢、堅毅、開朗、豁達、富有責任感和同情心的優良性格,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嬰幼兒哭的含義與處理方法

兩三歲的孩子,由於心理發育不完善,情緒常很不穩定,時而笑得陽光燦爛,手舞足蹈,時而又大哭不止,讓人十分厭煩。對於寶寶來說,笑與哭的含義更是豐富複雜的。這與他生理需要的滿足與否有關,如饑餓、口渴、排泄、或溫度不適等,以及與他和別人的交往的體驗有關,如大人逗樂、成人批評、受小朋友欺負等。

一個常常充滿笑聲的孩子不僅討人喜歡,也利於他形成樂觀的性格以及健康的情感。家人應多和寶寶一起遊戲玩鬧,適當地逗他樂,注意不要讓孩子笑得喘不過氣來。

要緊的問題是哭。麵對哇哇大哭的寶寶,許多家長總是不能冷靜合理地對待。有的父母性情本身急躁,見寶寶大哭不止,便會十分心煩,常常大聲喝止,反而會使寶寶火上加油,哭得更凶,即使在威嚇之下強忍住了不哭,但對身心發展都是極大的損害。有的家長雖不以威言斥止,但卻聽之任之,態度冷淡。另有些父母卻是反應過於熱烈,溺愛寶寶,隻要寶寶一哭,什麼要求都會答應,其實這樣都是不好的。

寶寶哭個不停,應了解哭的原因,然後根據具體的情況區別對待。一般說來,寶寶哭鬧有以下原因:

生理方麵原因

因為寶寶這時的自我感覺以及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在有某種生理需要或不適而自己又難以表達時,隻好用哭的方式來讓大人注意他,滿足他。比如,餓了、渴了、癢了等,這時大人就應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去猜測,問他“是不是餓?要吃飯嗎?”等,同時也應鼓勵他不要哭,有什麼需要告訴媽媽。如果寶寶並非饑渴瘙癢等原因,可能是身體不舒服,生病了,這時父母應給寶寶安撫、安慰以穩定寶寶的情緒,同時應仔細查找寶寶到底什麼地方不舒服,必要時應去看醫生。

以哭來引起大人的注意、同情幫助保護他

寶寶這時的獨立能力還很缺乏,但自立意識卻是超前的,這樣便可能他要去做一件他實際還幹不了的事,如係鞋帶,擺弄了一會兒卻沒有頭緒,希望大人來安慰他幫助他,但他又說不好,這時他便會哭鬧。再如他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時,小朋友們可能忽然不帶他玩,或欺負了他,這時他會感到委屈,或要求大人來安慰他,於是也會哭。這樣的情況下,大人就應關心安慰寶寶並給予必要的幫助,並鼓勵他遇到不順不要哭,才是堅強的孩子。

以哭要脅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寶寶常常以哭來要挾大人滿足他的要求。大人應區分合理要求與不合理要求,合理要求應當滿足,不合理要求卻不能隨便滿足,可告訴這要求不合理,父母一定要堅持原則,否則會養成寶寶的嬌生慣養、隨意哭鬧的壞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近3歲的寶寶應讓他懂得什麼“可以”與什麼“不可以”,什麼“應該”與什麼“不應該”,什麼“對”,什麼“不對”,要讓他學會用語言來控製調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