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嬰兒覓食反射
母親頭幾次抱著嬰兒靠近乳房的時候,應該幫助和鼓勵嬰兒尋找乳頭。用雙手懷抱嬰兒並在靠近乳房處輕輕撫摩他的臉頰。這樣做會誘發嬰兒的“覓食反射”。嬰兒將會立刻轉向乳頭,張開口準備覓食。此時如把乳頭放入嬰兒嘴裏,嬰兒便會用雙唇含住乳暈並安靜地吸吮。許多嬰兒都先用嘴唇舐乳頭,然後再把乳頭含入口中。有時,這種舐乳頭的動作是一種刺激,往往有助於擠出一些初乳。
過幾天,嬰兒就無須人工刺激了,嬰兒一被抱起靠近母親身體,他就會高興地轉向乳頭並含在口裏。
母親不要用手指扶持嬰兒的雙頰把他的頭引向乳頭。他會因雙頰被觸摸受到不一致的引導而弄得不知所措,並拚命地把頭從這一側轉到另一側去尋找乳頭,這就是嬰兒跟著感覺走。
正確抱持嬰兒哺乳
每次把嬰兒放到乳房上時,應力圖將乳頭正確地放入他的口內,這樣做:
第一,隻有嬰兒將大部分乳暈含在口內,才能順利地從你的乳房吸啜出乳汁。嬰兒以吸和啜兩種活動方式從你的乳暈周圍形成一個密封環,當吸食時,嬰兒的舌將乳頭推向口腔頂部(上齶),乳汁是在有節奏地一吸一擠的情況下被吸出來。隻有當嬰兒對乳暈後方的輸乳管施加壓力,乳汁才能順利地流出來。
第二,如果乳頭能正確地放入嬰兒的口腔內,那麼,乳頭酸痛或皸裂就可以減少至最低限度。嬰兒有很強的吸啜能力,如果他沒有含著乳暈而隻有乳頭在嬰兒的口內,他能有效地切斷輸乳管的通道,這時就幾乎沒有乳汁流出了。這樣乳頭就變得酸痛異常,結果乳汁的供應就由於乳汁沒有被吸出而減少。這樣,嬰兒將會很自然地吸不到乳汁,並由於饑餓而發脾氣。
做好母嬰哺乳配合
一旦嬰兒在愉快地吸乳時,母親就應安靜下來看著他。如果他的眼睛張開,母親應和他相對而視。當嬰兒吸乳時,母親應對他微笑和輕輕地細語閑談,這樣,他就會把看到母親的臉、聽到母親的聲音和聞到母親皮膚的氣味聯係起來而高高興興地吃奶。母親和嬰兒的協調配合,非常有利於母嬰情感的培養。
兩側乳房輪換哺乳
嬰兒吸啜在最初五分鍾內是最強烈的,此時,他已吸食了80%。一般地說,每一側乳房哺乳時間的長短視嬰兒的吸啜的興趣而定。但是,通常不超過10分鍾。大概到達上述時間,乳房已被排空,雖然嬰兒可能還對吸啜感到津津有味,但你會發現嬰兒對繼續吃乳已不感興趣:他也許開始玩弄你的乳房,將乳頭在口內一會兒含入、一會兒吐出;他也許轉過臉去,也許入睡。當嬰兒顯露出在一側乳房已吃飽時,應把他輕輕地從乳頭移開,把他放在另一側乳房上,如果他吸啜兩側乳房之後睡著的話,他可能已經吃飽了。母親要想知道他的睡著是否由於吃飽的緣故,隻要看他是否在約10分鍾後醒來又再次吃奶就知道了。同樣地,如果嬰兒看來隻從一側乳房中吸食已能滿足他的需要量的話,那麼,下次喂奶時,一開始應換用另一側乳房哺乳。
哺乳不要移動乳房
切勿將吸食中的嬰兒從乳房拉扯開——這樣做隻會弄傷乳頭。為了把吃奶中的嬰兒移開,可穩定地輕壓他的頦部使他鬆開口。另一辦法是用手指滑入乳暈和嬰兒頰部之間,將小手指放入嬰兒的口角內。上述這兩種方法都會使他的口張開,並且使乳房容易滑脫,而不必使用其他方法把乳頭弄出來。在頭幾天裏,這些做法十分重要,因為乳頭需要變硬以利哺乳。
掌握母乳喂養姿勢
母親可以按自己選擇的姿勢喂哺嬰兒,隻要他能夠含住乳頭和自己覺得舒服、輕鬆自如就是。可以實踐各種方法並采用感覺最自然的一種。在一天以內要改換各種授乳姿勢——這樣做將會保證嬰兒不會僅向乳暈的一個部位施加壓力,並且盡量減少輸乳管受阻塞的危險。
如果坐著授乳,一定要位置舒服。
必要時,用軟墊或枕頭支持雙臂和背部。
躺在床上喂乳也很好。特別是在頭幾周和晚上,沒有理由不這樣做。母親應采取側睡姿勢,如希望更舒服,則可墊上枕頭。輕輕地懷抱嬰兒的頭和身體緊靠你的身旁。可能需要把嬰兒放在枕頭上,使他的位置高一點以便吸吮乳頭,但是較大的嬰兒應該躺在床上並靠在母親身邊。保證母親臀部下側的肌肉不受扭曲或拉得太緊,因為這樣會使奶流減慢。另一種辦法就是在母親手臂下墊個枕頭,把嬰兒放在枕頭上,讓他的雙腿放在母親後方。嬰兒麵向母親的乳房,而手可以托住他的頭部。
開始時,母親所選擇的授乳姿勢可能受到分娩影響,例如,若做過會陰切開術的話,就會覺得坐起來非常不舒服,因此,側臥授乳更為適合。同樣的,如果做過剖腹產手術,腹部就太柔嫩以致不適宜讓嬰兒躺在上麵,因此要把嬰兒的腳放在臂下的位置,或把他放在床上靠在自己身旁的位置授乳。
把握母乳喂食次數
嬰兒因為身體幼小需要多次喂食。母乳喂養的嬰兒可能比奶粉喂養的嬰兒喂食次數更多,這是由於前者吸收乳汁更快。
嬰兒應按要求喂食。父母親很快就學會辨別嬰兒饑餓時的啼哭聲。新生嬰兒每兩小時需要喂奶一次,一天喂的次數多達8~10次。嬰兒長大至1個月左右,通常每3小時進食一次;約2~3個月左右,則每四小時喂食一次。
大多數3個月大的嬰兒在晚上喂食後都睡一整夜,但不應考慮放棄晚間哺乳,除非嬰兒一直睡覺不醒。
掌握夜間哺乳知識
要滿足嬰兒對食物的要求,就應增加哺乳時間,每次最少哺乳要用30分鍾,這樣,24小時就花去了3個小時。由於夜間哺乳比其他事情更為重要,因此,母親往往為照料嬰兒而弄得疲倦不堪和精神緊張,一天睡不上幾個小時,母親的睡眠方式在很長時期內會被破壞。所以,母親應在白天和晚間爭取充分的休息,作為丈夫應該協助妻子,並且幫助妻子做一些家務事。在撫育孩子方麵,妻子和丈夫應該是平等的,當妻子進行大部分授乳工作時,丈夫就應該為嬰兒做些其他的才對。
實際上,雖然母乳喂養在夜間哺乳不應完全是丈夫責任。如果嬰兒睡在另一間房裏,一旦嬰兒啼哭,就可請丈夫把他抱來喂,並且在喂完奶後把他抱回嬰兒睡房和換尿布。
適當減少夜間喂食
嬰兒在體重達到4.5公斤的時候,他才能一次睡眠5個小時以上,不會因饑餓而醒來。嬰兒的體重一旦達到上述標準,就可嚐試把兩次授乳之間的時間延長,以便能獲得6小時安靜的睡眠,並能順利地停止淩晨給嬰兒喂乳,嬰兒有他自己的吃奶規律,但一般地說,巧妙地省去嬰兒最後一次喂乳是合理的,以便自己能按規定的時間睡覺。但是要靈活處理,也許嬰兒不想停止淩晨的哺乳,無論怎麼樣力圖改變哺乳程序,他還是醒來就饑餓了。
母乳喂養須知
嬰兒在吸乳時一定要能自由呼吸。如果乳房很大,有可能使嬰兒出現窒息的危險,可輕輕地把乳頭拉開一點。
由於母親的排出反射相當有效,以至一旦嬰兒吸乳時,乳汁流出太快並嗆著他。母親可事先擠出一些乳汁使乳量減慢。如果乳量很多,可在乳暈上、下部位施壓以減少乳量。
如果不是在哺乳而乳汁大量湧出時,可用手掌心或手跟部壓住乳暈,這種方法可止住奶流。
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
體位舒適
喂哺可采取不同姿勢,重要的是母親應做到心情愉快、體位舒適和全身肌肉鬆弛,有利於乳汁排出。
母嬰必須緊密相貼
無論怎樣抱嬰兒,喂哺時嬰兒的身體與母親的身體應相貼。嬰兒的頭與雙肩朝向乳房,嘴處於乳頭相同水平的位置。
防止嬰兒鼻部受壓
喂哺全過程應保持嬰兒頭和頸略微伸張,以免鼻部壓入乳房而影響呼吸,但也要防止嬰兒頭部與頸部過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難。
母親手的正確姿勢
應將拇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個乳房喂哺。但在奶水充足,流速過急防止嬰兒嗆奶時,此法不宜用,避免剪刀式夾托乳房。這種手勢會反向推乳腺組織,阻礙嬰兒將大部分乳暈含入口內,不利於充分擠壓乳房內的乳汁。
新生兒不要采取定時喂養
過去一直認為,初生到7天內的新生兒應定時喂哺,要求每3小時喂哺一次。有的乳母為了規定時間哺乳,寧可讓小兒饑餓著拚命哭鬧,非到3小時後才哺乳。其實這樣定時喂養的缺點很多,嬰兒饑餓時吃不到乳汁,饑餓感過了再喂就影響食欲。乳母乳房脹得厲害時不哺乳,反射性地使泌乳量減少,所以不主張這樣的方法。現代觀點認為應當按嬰兒需要哺乳,隻要嬰兒饑餓或母親感到乳房中有乳汁就可以進行喂哺,隨時需要隨時喂哺,叫做按需喂哺,且要做到勤喂哺。一般來說,出生後第1~2天的早期新生兒,哺乳時間為每1~3小時一次,每天可哺乳8~12次。
新生兒最好不要用奶瓶喂養
用奶瓶喂乳或喂水有兩個害處:一方麵是用奶瓶可造成“乳頭錯覺”。所謂“乳頭錯覺”,新生兒吸過了橡皮奶嘴後,不願意再吸吮母親的乳頭了。因為橡皮奶嘴軟,孔大,不需要花很大力氣就可以吸到乳汁,而吸吮母親的乳頭要費較大的力氣才能吸出乳汁。乳母的乳頭不經常吸吮,減少對乳頭周圍神經的刺激,影響泌乳反射、噴乳反射,使乳汁分泌量減少,造成母乳不足。另一方麵,奶瓶、橡皮奶嘴不易洗幹淨,易被細菌汙染,使用後易引起腸道感染。如果實在必須要喂時,也都主張用小匙、小杯喂,因為小杯、小匙容易洗幹淨。正確方法是在嬰兒0~4個月內(母乳量充足在6個月內)用母乳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