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

窗子的類型可多啦,有木框窗,玻璃窗,鐵窗,鋼窗,最新式的鋁合金窗和塑料窗;當然,也還有山村農家那柴窗,石條窗等等。

窗子的開法也有多種多樣,微啟的、半掩的、敞開的,各有原因。

我不是製窗匠,也不是開窗工,更不是研究製窗和開窗的專家教授。可是,我願意寫一個窗口的事,因為我從這個窗口窺見了一些值得讚賞的東西。

這個窗口嘛,就是安康地區駐西安辦事處,它是一個象征意義上的窗口,也是一個實際的大開的窗口。

在西安古城城牆處的西南角,有一條豐慶路,有一個舊地名叫草陽村的地方,坐北向南蹲著一幢不大不小的五層樓房,房後帶著一個大院子,這就是西安辦事處。

院予裏,停放著大卡車,客貨兩用車,麵包車,小轎車等各種名稱,各種型號的車輛,陣容龐雜,擁擠不堪。

樓房內,住宿著推銷商品的,洽談生意的,旅行出差的,從采購員到地委書記,各色人等,各種脾氣的旅客,喧聲嘈雜,非常熱鬧。

從車輛"陝省95一一"的牌號上,矗滿泥塵的輪胎上,從往來行人的口語聲,樸素平淡的穿戴上,餾就可以看出和聽出,他們大多來自陝南山地。、安康的人和安康車,一現西安都願意投宿這裏,好象這裏親切,這裏溫暖,這裏有芻親鄉音。

辦事處戧建千七十年代,它是安康人設立在大都市裏的家園,不可否認,這些年采,它為溝通安康與醫安起了不小的侮甩。

然麵,由於管理不善,人心煥散,近年來,辦事處缺乏生氣,跟不上改革前進的步伐。到1987年,全處幾十號人馬才為國家搞了四千元利潤。大院裏,環境髒差,樓房裏,賭賻常見,失盜也時有發生。領導有意見,旅客有意見,內部職工也怨言滿腹;辦事處這樣一塊都市邊的肥肉,現在瘦的這麼厲害,實在讓人擔憂。

窗口尚在,但開得幅度未免太小了。

1988年春天,從安康傳來一條遊息,地區決定把競爭機製引入幹部製度,首批試點向社會公開招聘縣級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幹部,其中就有西安辦事處。

又過不久,地區正式通知辦事處,招聘的幹部已定,將於近日前來上任,新主任名字叫邢子林。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