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剛講完,隻見遠處走來幾個身背皮包,手拿攝像機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他們走到華奶奶身邊說:"老站長,我們是電視台的,來拍一段采春茶的電視紀錄片。您先進入鏡頭吧!"說著舉起了電視攝像機,對準老站長。
老站長連忙擺手,說:"不不,不能先拍戮,要拍,把同學們都拍上吧,他們來幫助我,鑭潦蓉,首先應該拍進去。"
電視台的同誌想了想,說:"好,把大家都拍進去,老站長,您和他們站在一起。"老站長站在了我們的中問采起茶葉來,電視台的同誌便拍開了。由於我的采茶速度快,還專們給我拍了兩個特寫鏡頭呢。啊,上了熒光屏,爺爺他們看了該多高興啊!我簡直想翻跟頭,打箭腳。
背上的背簍,慢慢地滿了。我們便把采下的茶葉送到加工廠去。
加工廠裏,更是一番熱鬧景象因為采來的青葉新鮮時就要加工製作,不能隔夜久放,所以各種機器轟轟隆隆不停地工作著。首先把青葉塞進了長長的殺青機裏,蒸發掉葉裏過多韻水份,使葉質變軟。殺過青的葉子,又放在揉撚機裏,使一片片青葉卷曲成緊結勻稱好看的綠條條,揉出了茶汁。有些青葉揉成了墩塊,還得放在解塊機裏把它們篩分開。以後再放在烘幹機裏烘,然後再複揉一次,綠條條全身就顯出了白毫,最後放在炒幹機裏炒千,就製成了飲用的青茶。
茶葉在製作過程中,散發出大量的香氣,順風飄得很遠很遠,使整個茶山都籠罩在一種香噴噴的空氣裏。
我們正坐在房簷下歇氣,忽見老站長從加工廠裏走出來,她雙手捧著一些茶葉,興衝衝地嘁道:
"同學們,你們采的青茶製出來了,快來嚐新吧!"
炊事員大叔從廚房裏抱出一擺碗來,分給我們每人一個,老站長在每個碗裏放進一撮茶葉。炊事員大叔提來一壺開水,"撲!"滾沸的白水衝進了茶碗,茶葉慢慢地綻開了。仿佛變成了一張張笑臉,微笑著說:"快喝吧,我會:特給你清香的。"隨著茶葉的微笑,碗裏的水改變顏色了,原來的白水已經染成了綠黃精純、晶瑩明淨的茶水。碗上熱氣還繚繞升騰,水還有點兒燙嘴,我們等不及就抱起碗喝開了。啊,味道醇厚的、帶有淡淡草腥和清苦味香氣,直沁肺腑,這是來自山野的地地道道的青茶啊,我們直叫:"好香,好香。"是啊,在咱茶山上,誰不會品茶呢?從自發蒼蒼的老大爺到背著書包的小學生大概誰都會認出茶的好壞,嚐出茶的優劣。這真叫近水知魚性、近山知鳥音了。
現在,政府非常關心茶農的生活,適當的提高了茶葉的價錢。包產到戶以後,大家的積極性高了,茶葉增產了,收入增多了。茶山上豹人們真正地嚐出了青茶的香甜,嚐出了生活妁香甜。
茶山上的孩子們,也最最知道茶葉的清番和生活的甜密,因為他們本身也是創造香甜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