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船

一把鐵鎬,後邊挑著金船,前頭掛著幹糧,淘金人出發了。

沿著長長的河灘走啊走,找啊找,憑他多年積累的經驗和在勞作中練就的眼神,發現一片含金量較大的沙丘,就停下來,擺開戰場了。

一隻薄薄的、窄窄的小木盆兒,其形象一條縮小了的小船。因為用它來搖金,便稱做金船了。細沙在船內左右搖呀搖,前後蕩呀蕩;被淘金人挖進船內,又被淘金人蕩了出去,堆一堆沙石,在河水和汗水中,痛痛快快洗了幾次澡兒。

累了,躺在沙地上歇憩片刻;餓了,將梆梆硬的幹糧嚼進肚裏,又掬起滑清的江水來融化它們。早晨出發的時候,啟明星作伴兒曉間回家的時候,月牙兒提燈。一天勞動下來,隻淘出那麼少得可憐的幾星兒閃光的黃色小片片,也不知能否夠飯錢?就這樣,淘金人仍然小心翼翼地用紙包好,揣在貼肉的口袋裏。第二天又來,又來。

淘金人信奉一句話:一日打漁九日空,一日還上九日功。說不準那一天,運氣來了,有可能淘出一粒指甲殼兒大的金片子,那就算發大財了。

在這個信念的支配下,他們鍥而不舍,一日複一日,尋找燦爛的瑰寶。

三千裏漢江三千裏水,三千裏沙灘三千裏金。多少年來,多少輩淘金人把生命和青春都獻給了這水、這沙。漢江喂養著他們,又折磨著他們,愛和恨難以分清。

淘金人中間流傳著一個古老的誘惑:漢江邊埋藏著一隻真正的金船哩。雖然它可能比手中淘沙用的金船又要小許多,但也價值連城啊!金船的光芒,照亮了每個淘金人的夢兒。挖吧、淘吧、找吧,既然存在著金船,就有找到它的那一天。

20世紀80年代中期,漢江邊突然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它有幾層樓男厴麼高,渾身鋼板焊成,可以自動舀沙、吐沙,肚子裏裝著巨大的轉盤和各種機器。前頭在沙灘上挖大坑,身後又將沙灘推為平地,既破壞漢江叉修複漢江。自天,它的轟鳴聲震撼江岸晚上,它通體放射出光亮照明了天地。

這鋼家夥的外形也象一艘特殊的船。其實,它就是一艘現代化機械化的巨型采金船。淘金人拄鎬而望,心裏布滿疑惑:這笨重的沒生命的鋼疙瘩也能淘出金子嗎?它怎麼搖,怎麼蕩,怎麼識別?真讓人不可理解,不可理解啊。

然而,巨型采金船終於淘出了金子。並且勞作一天,就能淘出價值萬元的沙金呢。這不是夢幻,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喲,它才是真正的金船,淘金人奔走相告,欣喜若狂,他們紛紛丟下原始工具一·鐵鎬和木盆,爭先恐後地報名應招去采金船上當了現代化的淘金工人。

漢江兩岸逐漸熱鬧起來,巨型采金船不斷增多,我們的淘金人又開始了新的更加輝煌燦爛的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