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男孩篇60分是天才的起跑線(6)(2 / 3)

2.讓男孩有獨立的空間

兒子剛上小學時,媽媽就給他準備好自己的房間,說是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可是,兒子從學校回到家中,媽媽就開始管束他,不能看動畫片,不能玩玩具,要先把作業做好,然後再做媽媽給他買的課外練習。

兒子雖然不滿意,可還是坐在自己的小桌前,磨磨蹭蹭地開始寫作業。媽媽不放心,過了10分鍾就進來檢查兒子的作業進度。兒子雖然反感媽媽的做法,但也隻是敢怒不敢言。

在孩子很小時,有的父母就會為孩子準備自己的房間,讓孩子在這裏安心的玩耍,安心地做作業。可是,父母是否會想到,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形式上獨立的房間,更要有自己遐想的空間。

放手,讓男孩自己去闖

現在,有不少孩子膽子非常小。他們不敢一個人睡覺,不敢到沒有電燈的房間裏去拿東西,也怕見到陌生人,有的連在同學麵前說話也有點膽怯。

雖然膽小並不意味著內心軟弱,但男孩隻有勇敢起來,才會更加有男子漢氣概,所以膽小男孩的家長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勇氣。

讓孩子脫離家長的庇護,擺脫凡事依賴家長的習慣,這一點我的一位朋友做得很成功,他在教子日記裏這樣寫道:

為了使兒子變得勇敢起來,我經常帶他去參加體育鍛煉,並有意加入一些訓練勇氣的項目。如碰撞、玩勇敢者遊戲。孩子很喜歡在遊戲裏和我較量,在較量中孩子不但增長了力氣,而且學會了保護自己。當然,孩子也有不小心受傷的時候,一次,兒子玩滑梯時,不小心把膝蓋磨掉了一層皮。當時,兒子抱著膝蓋,眼淚馬上就要掉下來,我沒有大驚小怪,而是一邊幫他處理傷口,一邊對他說:“你是大孩子了,受點小傷就哭鼻子,會被別的小朋友笑話的。如果你是勇敢、堅強的孩子,就對爸爸笑一笑。”兒子含著淚笑了起來。

我的態度對兒子起了很大的作用,從那以後,兒子受一點小傷不再告訴我,甚至他自己還學會了包紮傷口。

當男孩的勇氣一點點增加時,他的膽子就會一點點大起來。而且,隨著孩子勇氣的增加,他會變得越來越堅強,越來越有男子漢氣質。

有時候,當孩子滿懷信心地在大人麵前表現自己時,得到的不是表揚而是嘲笑、挖苦,使孩子灰心喪氣;當孩子打過一次針後,疼痛使他下一次再到醫院就會害怕。

膽小主要是後天原因造成的,大多數膽怯心理是後天造成的。

家長自身的膽怯會有意無意的感染孩子,有的家長見到一條小蟲,就會大驚小怪,孩子見了,也會害怕小蟲,也會變得很膽小。許多孩子主要是由媽媽撫養大的,有些媽媽很膽小,遇到一點小事也會驚慌失措,造成了一種恐隘的氣氛,孩子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往往是膽小的。

勇敢是一種好品格,不僅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用勇敢地精神去克服各種困難,而且在各種工作中,要靠勇敢的精神去爭取事業上的成功。對男孩子來說,勇敢精神是男子漢品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膽小怕事的男孩不是男子漢。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和妹妹相依為命,他很愛他的妹妹,有一次,妹妹得了很重的病,需要輸血,雖然醫院已經免了妹妹的手術費,但是輸血費,確實很高,男孩作為妹妹的親人,而且血型也一樣,他決定給妹妹輸血。輸血時,他問醫生,輸血後還能活多久,這話震撼了當時的醫生。在男孩的心中,隻要輸血就會死,但是他還去給妹妹輸血。

醫生說,男孩能活到一百歲,而男孩卻讓醫生把一半的血抽給妹妹,讓他們倆都活到五十歲。

這個故事很感人,大家可能覺得生命是最寶貴的東西,但是小男孩在覺得隻要抽血就會死的情況下,去給妹妹抽血。而且還願意把自己的生命給妹妹一半,小男孩的勇敢,讓我記在了心裏。

那麼,怎樣幫助孩子消除膽小、恐懼的心理,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呢?

爸爸媽媽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允許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同時盡量地給予孩子關愛。爸爸媽媽應該做孩子的榜樣,不要一遇到事就在孩子麵前流露出膽小怕事的情緒。

在教育上,家長不能把孩子當做“大人”,不能用過高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爸爸媽媽盡可能地陪孩子一起玩,啟發他玩出新花樣,如果爸爸媽媽因事不能陪孩子一起玩,可以規定他在什麼地方玩,玩多長時間,並要注意安全。另外,如果阻止孩子玩,切不可用可怕的事物嚇唬孩子。當孩子回家後,可以讓他講述玩的過程,然後對他的行為進行評價。多表揚,少批評,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膽量,又能培養他的口頭表達能力,如條件允許,也可適當地讓孩子幫助買一些零碎的東西或到鄰居家裏借東西,這也是培養孩子勇敢精神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