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男孩篇60分是天才的起跑線(1)(2 / 3)

無論是生活條件有多優越,也要讓男孩知道自己的責任,好的生活環境是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換取的,是付出了自己的時間和汗水的,世界上本沒有什麼不勞而獲的東西。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不能永遠陪在他的身邊,總有一天他會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去走自己的路,所以讓孩子從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賴任何人,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是大有益處的。

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

孩子們絕對不會去做無趣的事情,收拾玩具又無趣,又費力,孩子們肯定不樂意做,為了不收拾玩具,孩子會想盡辦法耍賴。於是媽媽要時刻觀察孩子,看他玩的差不多了,就應該開始引導孩子去收拾玩具。簡單講,就是要將收拾過程包含在玩耍的時間內。

讓整理玩具也像遊戲一樣充滿競爭陛。在整理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孩子愛玩、愛模仿、愛打賭的天陛。要讓孩子覺得收拾玩具也好似一種遊戲。

“來,開始收拾玩具了,先把最大的書放到書櫃裏,比比誰最快。”

媽媽可以帶頭熱鬧起來,拿起書跑向書櫃,孩子肯定會緊隨其後的。如果讓幾個孩子一起比賽收拾,那就更加熱鬧了。緊接著,就說:“接下來收拾不大不小的書,然後再拿最小的書過來。”孩子們發現自己拿錯了書,甚至還會跑回去重拿,他們會完全投入到收拾玩具的遊戲中。

“開始收拾紅色的玩具了,把他們放到第一個桶裏。”聽到後,孩子們會飛快地把玩具收集過來。“然後是藍色玩具了。你看,媽媽一下子拿了兩個。”看到媽媽在炫耀,孩子也不甘示弱,會更加努力地去收拾。

孩子們愛玩、愛模仿、愛打賭,所以這種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不僅可以盡情地玩,也可以盡情地收拾。每收拾好一樣東西,就要表揚他,鼓勵他,在這種環境中,孩子會一天天長大。

任何一個孩子在學步階段都曾跌倒過,跌倒並不可怕,隻要能再次爬起來,就一定能穩步前進。國外很多年輕的媽媽帶著孩子在外麵外,孩子跌倒時,她們總能平靜地說:“別怕,我相信你能站起來。”有的媽媽甚至不聞不問,孩子自己也不當回事。

但我們的一些父母往往一見到孩子跌倒,就驚慌失措地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他們本身比孩子更懼怕困難,即使男孩長大了,也不敢讓男孩獨自拚搏闖蕩。更有一些家長,在孩子跌倒後,會和孩子一起怨天尤人,他不僅抱起孩子,還要伸手拍打幾下地麵,並說:“都怪你,把寶寶絆倒了,媽媽打他,寶寶不哭。”她們以為這樣就能安慰孩子,但隻會進一步導致孩子的心態失衡。

同事小李是三個孩子的爸爸,在孩子們還在學步階段的時候,小李就鼓勵他們:“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別哭,自己爬起來再走,好!”

孩子們果然不哭,跌倒了爬起來再走。朋友們說他是“開孩子們玩笑”,小李卻回答:“老兄錯了,這不是開玩笑,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將來在社會上闖世界,全靠這第一步呀!”

孩子們漸漸長大,小李特地選擇了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帶著老大、老二、老三等人去興林。他不讓孩子們參觀興林塔,卻讓他們丟開手中的雨傘,站在塔下淋雨。小李指著高高聳立的興林塔對孩子們說:“你們看這座塔,百餘年來不怕風雨,為什麼?因為它基礎牢固,骨架緊密。你們將來踏入社會,就要從小打基礎,鍛煉體魄。現在讓我們一起開始比賽,圍繞寶塔跑六圈,六六大順!”小李帶頭跑了起來,孩子們緊緊跟著父親,有的孩子不小心在泥濘中跌倒了,卻迅速地爬起來再跑,無一肯落後……還有一次,孩子們“拉黃包車”的遊戲,老大裝作黃包車夫,老二扮成乘客,老三和別的小朋友跟在身後又蹦又跳。正玩得開心時,不料“車夫”拉車用力過猛,雙手失去控製,一下把“乘客”拋了出去。“車夫”愣在那裏傻了眼,知道自己闖了禍;“乘客”又疼痛又委屈,滿臉不高興。這件事被父親知道了,他慈愛地對老大說:“做遊戲也要有分寸,黃包車夫可不光是使力氣呀!傷了乘客還怎麼拉生意呢?”老大不好意思地笑了。父親又笑著對老二說:“我們的乘客這樣寬宏大量,這樣勇敢堅強,真是了不起!”孩子受到父親的誇讚和鼓勵,一臉的陰雲散去了……我們不僅僅要欽佩這位父親,更要為這幾個孩子感到欣慰,他們有這樣一位父親,將來一定擁有快樂,積極和勇往直前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