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很多家長談論:“孩子天天玩電腦遊戲,越來越上癮,該罵的罵了,該打的也打了,就是不管用。”
電腦在當今的生活中越來越普及,許多學校也在開設電腦課,因為電腦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中,成為大家使用的一種工具。電腦也就自然而然進入孩子們的生活中,從他們生下來就看到了家裏的電腦,可家長們總是擔心孩子隻知道上網玩遊戲,擔心網絡上的虛擬世界誤導了孩子,因此,不斷地阻止孩子接近電腦。
有一個遠方親戚在電話中說,孩子上初二了,自從家裏買了電腦後就天天圍著電腦轉,氣得他們把網也斷了,孩子在家上不了網,偷偷去網吧玩,現在竟然學會了逃課。
我聽了後問親戚,那家裏當初買電腦的目的是什麼?
親戚說:“哎,也就是周圍大家夥都買了,自己也買著玩。”
我說:“你買來能玩,孩子也可以玩。你在玩,卻不讓孩子玩,孩子心裏當然不舒服了。電腦是一種工具,是機器,完全看人怎麼用它了。”
親戚無奈地說:“現在怎麼辦?”
我說:“現在已經出現問題了,就不要再反悔買了電腦,而要用起來孩子肯定對電腦比你熟悉,那就發揮孩子的特點,讓他來教教你怎麼玩,怎麼用電腦。現在網絡時代了,要會好好用電腦,而不是拿電腦來玩遊戲。隻是玩遊戲,買個遊戲機就可以了嘛。”
親戚聽我這樣一說,就問:“我就怕孩子一碰電腦,心就收不住了。”
我說:“電腦聯網後,有很多學習資源,也有很多很多知識,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談論。這樣一來,孩子對電腦就不是僅僅限於玩遊戲了。你在家也是用電腦,而不是讓孩子每天看到你在玩遊戲。家長一玩,孩子好奇,也跟著玩呢。”
親戚說他試一段時間。
家長即使再為孩子好,也要管有度。孩子玩遊戲的時候,不妨想想,這個遊戲可以提高孩子的靈巧度,或者借此遊戲培養孩子的自我克製力。家長在管孩子的過程中,從其他角度思考,從側麵切人,慢慢接近孩子,與其站著命令孩子,不如坐下來,和孩子好好談談。
親戚孩子的問題讓我想起呱呱小時候喜歡看電視的事情。呱呱那時也就四歲左右,每天回來就想著看動畫片,哪個頻道幾點有少兒節目,他都記得一清二楚。我沒有幹涉他,隻是告訴他離電視機遠些,保護好眼睛才能看更多的好節目。
在家裏,我和先生休息時也會看電視節目,我們多數看新聞、綜藝節目,這樣一來,呱呱接觸的也慢慢多一些。呱呱從電視裏看到了世界不同膚色的人,也知道了不在同一個城市的同齡人在做些什麼。
有人說孩子經常看電視思維受限製,精神孤獨,這點我無法證明,但我想家長更多應該借勢教育孩子,而不是不讓孩子看電視。電視節目也有很多可以啟發孩子一些精神的東西,比如呱呱小時候喜歡看老電影《雞毛信》、《紅心閃閃》等,也喜歡看周遊世界的節目。我認為這些都帶給孩子無形的成長,孩子喜歡小英雄,喜歡風景不同的地方,順勢和孩子討論世界各地,這樣一來,孩子的地理知識也擴展了不少。
我的親戚過了一段時間高興地對我說,他和孩子在網上注冊了網店,都是孩子幫他來做的,孩子對以前的遊戲的興趣也淡了。從玩網絡遊戲到合理使用電腦,這隻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家長的耐心、寬容與藝術。
不做孩子的管家婆
“管家婆”這個詞語不太好聽,我想很多家長也不喜歡,何況孩子呢。
但是我們很多家長卻經常扮演著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