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爸爸立即說:“你們怎麼不管管孩子?”
我說:“他自己能管好自己,看兩個小時小說,一會做作業。”
婷婷爸爸反駁道:“怎麼可以先看小說再做作業?我們家婷婷從來都不這樣的,而且從來也不看什麼烏七八糟的武俠小說。”
這時,婷婷媽媽看了一下時間,說:“時間到了,婷婷模擬題做完了,我們回家。”
沒過十分鍾,就聽到婷婷媽媽跑來說:“快,婷婷暈倒了,我腿發軟,你幫忙打個電話吧……”
我急忙叫來呱呱,我們幾個人幫忙把婷婷送到醫院。醫生說婷婷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手術。一聽這話,婷婷爸爸媽媽和醫生討價還價:“我們女兒從來都沒有做過手術,我們女兒很怕疼的。”我急忙說:“聽醫生的話,救孩子要緊。”
婷婷雖然脫離了危險,可是我為婷婷感到很難過。一個好好的孩子,在父母的管教下,連肚子疼都不知道喊救命。成績再好,排名再好,生命不再,一切還有何意義?婷婷的爸爸媽媽能否知道這些?為什麼不讓婷婷學會自己多走路?為什麼不讓婷婷多接觸周圍的同齡人?為什麼讓婷婷連自己的肚子疼都不知道?婷婷連自己身體的疼痛都不知道怎麼做中國的居裏夫人?父母不讓孩子管自己,孩子怎麼管好自己?當孩子連管理自己的能力都沒有時,未來怎麼照顧父母?怎麼管理更多的事情?
呱呱從上小學開始,自己就知道社區附近的門診部在哪裏,如果身體不舒服,他不會拉著我去找醫生,而是自己去。有一次,呱呱自己去門診部看醫生。一個醫生問他父母怎麼來,呱呱說:“是我生病了,爸爸媽媽不用來。”醫生誇他勇敢,呱呱回到家才對我說他去看醫生了。我說:“自己生病了是該看醫生,不過,媽媽陪著你,媽媽也放心。”呱呱說:“媽媽生病了不也是自己去醫院嗎?我都這麼大了,不用你陪我去。”
是啊,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能夠做好自己的事情了,家長又何必在一旁指手畫腳呢?
呱呱上大二時,有一天突然給我打電話說:“媽媽,我會珍惜自己的。”
我說:“媽媽也會的。”事後,呱呱對我說,他班裏有個男孩跳樓自殺了,隻給爸爸媽媽留下一句話:“爸爸媽媽,從小到大,我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現在我隻想做主做這一件事情。”呱呱說,這個同學每天不與其他人說話,沒有朋友,很孤獨,他不知道進人大學後,如何與人溝通,不知道如何生活,而自己的爸爸媽媽隻告訴他好好學習,考第一名,這樣,畢業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有好的未來。而孩子隻能以死亡來慰藉他自己。
一次在學生家長會後,一個媽媽和我聊天,而我更關注她身後的孩子,她的孩子看上去和呱呱差不多,大概上初二了。這位媽媽還是把孩子的書包拎著。孩子可能看到兩個媽媽談話正要轉身走。這位媽媽立即拽著孩子的胳膊,說:“要去衛生間嗎?等一會媽媽帶你去。”
我說:“孩子的書包,你就讓他來背吧。”
這位媽媽直搖頭:“孩子書包多沉啊,壓壞了怎麼辦?”說完,然後不解地問我:“你是不是沒有帶過孩子?”
我說我的孩子是我帶大的。她說:“你把孩子管教出息了,為什麼總是不讓其他家長把孩子管好呢?”
我理解這位媽媽的良苦用心,可是她的多餘的“管”,隻會讓孩子對自己的事情一無所知。我敢肯定,她的孩子肯定不知道自己的書包前麵的口袋裏裝的是什麼,因為這些肯定也有媽媽來整理,媽媽來管理。我剛要解釋,這位媽媽已經轉身帶著孩子去找洗手間了。
看著這位媽媽一手拎著孩子的書包,一邊四處尋找洗手問,我在想,這位媽媽何時能把書包還給孩子?何時放開自己的手,讓孩子自己走?愛孩子就讓孩子自己來拎書包,自己去找衛生間。不要等到孩子步人社會時,滿眼的茫然與無知。
3.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鬧鍾一事
時間對每個人而言,是公平的,也是寶貴的。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上學不遲到,每天堅持比孩子早起,每天一遍又一遍地叫孩子。很多媽媽說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成了一大頭疼的事情。我說:“別管了,讓他自己起來。”
凡是聽了這句話的媽媽都說:“那孩子還不翻了天了,不管就更完了,上學遲到了,老師還要叫家長去。我寧願早起點,也不想讓老師批我,多沒麵子。”
我想讓孩子自己起床,並不是壞事,因為在起床的事情上,他應該管好自己。
呱呱上一年級時,我帶著呱呱到商店買了一個鬧鍾。呱呱問我:“媽媽,買鬧鍾做什麼用啊?”
我說:“鬧鍾可以提醒你起床啊。”
呱呱說:“那媽媽就不用再叫醒我了,讓鬧鍾來叫醒我。”
我笑著說:“來,試試你的鬧鈴吧。看,把起床時間設在這裏,鬧鈴就會響。”呱呱好奇地一直在擰鬧鍾。
等到晚上,我去呱呱的房間看了好幾次鬧鍾,心裏在想:“萬一鬧鍾沒有響,呱呱就起不來了,他就會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