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趣的是有的爸爸媽媽在家裏做雙語學習,讓孩子一邊學漢語,一邊學外語,家裏到處貼著漢字和外語單詞。我不知道孩子到底認識了多少漢字和外語單詞,但我知道這種做法與揠苗助長是同一個道理。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說:“人們在煞費苦心地尋找教讀書寫字的最好辦法,有些人發明了單字拚讀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個孩子的房間變成了印刷廠。真是可憐!”
記得一個電視節目上播過一個小男孩十歲就能背誦《新華字典》,呱呱那時上四年級了,問我:“媽媽,你能背下來嗎?”
我說:“不能。”
呱呱說:“我要不要背?”
我說:“這個男孩或許有超強記憶力,字典是工具書,我覺得不需要背字典,你要是感興趣可以試試。”
呱呱拿起厚厚的字典翻了翻說:“我覺得我沒有這個天賦,不過我可以好好利用它認識更多的漢字。”
呱呱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幼小時,不認識的字會一個個問爸爸媽媽,而上學後,不認識的字會求助於字典。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發現呱呱有痛苦的表情,反而越來越開心,因為他已經從看童話圖書過渡到看更多文學作品了。
呱呱的小書架
我和先生都喜歡書,每到節假日時都會抽出時間去書店尋找好書。
呱呱會走路時,我和先生就帶著他去書店,而他最喜歡的就是去少兒圖書,看著五顏六色的童話書,似乎那一本本裏就裝著五彩斑斕的世界。
他好奇地打開每一本,然後欣喜地看著周圍的一切。呱呱指著一本又一本,高興地說:“媽媽,這個,這個。”
等到呱呱再大些,上了學,慢慢地對書有了自己的選擇,他每次都會精心挑選幾本書。呱呱上小學二年級時,他的小櫃子已經裝滿了書。我和先生決定給呱呱專門買一個小書架。
呱呱一聽很高興,說:“我有自己的書架嘍。”
呱呱把自己的書全部拿出來,先擺在桌子上、地上,然後按照類別分開。
我在旁邊看到了,我問:“需要媽媽幫忙嗎?”
呱呱很自信地說他自己可以擺好。
呱呱把幼兒園時期看的童話書放在最下麵一層,我問:“這些童話書都不看了嗎?”
呱呱說:“現在不看了。”然後把童話書也進行了分類,他一邊擺著,一邊說:“這幾本是小班看的,這幾本是帶有拚音的,這幾本是外國的。”
呱呱抬頭看著我問:“媽媽,這些童話書我一定要保存好,以後還留著用呢。”
我說:“做什麼用呢?”
呱呱說:“我以後也要寫一本童話書,這些都是我的參考書。”看來,呱呱又有一個夢想了。
一個多小時後,呱呱把自己的書擺放好了,他拉著我和爸爸一起參觀。
呱呱把不同類的書放在一起,而且在每層寫好字條,用膠條貼上。第一層是童話書,由於童話書的大小長寬都不一樣,他把比較大的放在最右邊,自左向右開始擺放。第二層是上小學後買的一些課外讀物,有雜誌,也有少兒圖書,雜誌橫放在一起,書豎著放,第三層是上學用的書本和作業本。
雖然呱呱整理的書架並非完美,但這是他付出勞動的成果,也是他經過思考的收獲。我和先生都說擺放的不錯,但沒有刻意或者誇大地表揚他。
因為在我們看來,這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自從呱呱擁有了自己的小書架後,他去書店的次數更多了,而且把省出的零花錢用來買書。我想一個喜歡閱讀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是豐富的。當然,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買一些不適合他年齡階段的書,但是我發現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在兒童成長中,他會選擇他喜歡的書,而他喜歡的書大部分都是他能接受的書。比如呱呱二年級時喜歡漫畫書,到三年級時他喜歡上了武俠小說,而且喜歡看《三國演義》,經常和爸爸討論書中的人物。
有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總看一些對學習無用的書影響學習成績,而在我們家裏,我鼓勵呱呱多看一些“閑書”,而這些所謂的閑書,並非無用之書。
孩子在閱讀中對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開闊了眼界。除此之外,我還發現,閱讀書多的孩子對寫作並不發愁,似乎有妙筆生花的效果。
呱呱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讓他們寫練習寫日記,呱呱除了寫日記,還把看的童話故事中的也用上,遇到不會寫的漢字,他都會寫出拚音。漸漸地,我發現呱呱對寫作很感興趣,而且覺得這是很平常的事情,而沒有像其他家長所說的“孩子提起寫作文就發愁”。
有一次,呱呱看科幻小說看到晚上十二點,他擔心第二天上學起不來,特意把鬧鈴上了兩次響。第二天一起來,就飛快地穿衣、洗漱,為的是節約時間多看兩頁書。看著呱呱急匆匆的樣子,我笑著對他說:“中國的哈利波特是不是這個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