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做好爸媽的角色(1)(3 / 3)

呱呱一天天長大,也一天比一天懂事,他似乎能聽懂我的話,帶孩子也越來越順利,越來越簡單。

前陣子,我看到很多內容大致相同的博客文章,大概意思是說,現在很多爺爺奶奶成了孫子孫女的“爸爸媽媽”,原來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帶自己的孩子,而爺爺奶奶也正好沒事做,就讓爺爺奶奶們發揮餘熱。事實上,看似年輕的爸爸媽媽現在不帶孩子,眼下省事了,當十幾年後,孩子遇到問題了,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孩子太不省事了。

我遇到一個男孩子,高考結束後,他隻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了奶奶,他對奶奶說他不想在當地上大學,可又不舍得離開奶奶,讓奶奶以後跟著他去另外一個城市。奶奶一聽,開始覺得孫子很是孝順。可是後來,奶奶上廁所摔了一跤,這個孩子決定就在當地上大學,為的是能照顧奶奶。爸爸媽媽希望他能去上海讀大學,為了這件事情,孩子與爸爸媽媽吵架,而且他說爸爸媽媽太自私,不知道關心奶奶。這時,孩子的爸爸媽媽才意識到,孩子對奶奶的依賴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他不相信爸爸媽媽,而隻相信奶奶,因為是奶奶把他帶大,這十幾年,奶奶和他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後來,孩子的奶奶去世了,這個孩子把自己關在屋裏整整兩天不吃東西。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人的關心,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人的疼愛會讓孩子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可是如果爸爸媽媽主動放棄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在成長中,對爸爸媽媽的感情會淡化許多。

我認識一個年輕媽媽,她自己是家裏的獨生女,從小就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她說她沒有給孩子洗過一次衣服,也沒有給孩子換過一次尿布,這些都是爸爸媽媽做了,而且她不知道怎麼去做。當孩子會說話的時候,孩子每天圍著外公、外婆轉,她不覺得孩子漸漸遠離她,反而覺得自己少了許多“麻煩”。

這位媽媽把照顧、養育孩子看成了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我難以理解。孩子是男女雙方投入感情於其中的生命體,是人類生命的延續,養育孩子是父母理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這本身就是人類生活的一種方式,而非麻煩事。

如果一個母親自動放棄自己做媽媽的崗位,那麼又怎能要求孩子用心呼喚那甜美的字眼“媽媽”呢?

“媽媽”的崗位幾乎每個女人都可以去上崗,但要堅持做好這個崗位,則需要每個媽媽認真對待,因為這項工作並非是充滿熱情就足夠,它需要耐心,需要細心,更需要媽媽們在孩子幼小時堅守這個崗位。

每年暑假,我們都會帶著呱呱各省參觀一些人文景觀。而每次到另外的城市,呱呱都不喜歡住賓館,用他的話說,賓館缺少家的味道。

呱呱7歲時,我們一家去南方某市旅遊。由於暑假車票緊張,我們買到的車票到目的地的時間是淩晨一點鍾。到市區後,出租車司機帶我們去了一家賓館。賓館收拾得很幹淨,衛生也做得不錯。坐了20個小時的火車,我和先生都很勞乏了,可呱呱看上去似乎並不累,好奇地看著賓館裏裏外外,然後開始了一連串的問題。

“媽媽,這個香皂怎麼這麼小啊,比我的手還要小。”呱呱問。

我說:“香皂是一次性的,客人用幾天後就扔掉了,如果像家裏的香皂那麼大的話,就很浪費了。”

呱呱說:“那這幾天,我要是用不完呢,這塊小香皂也要扔掉嗎?”

我說:“是的。每個人用一小塊,這樣做,可以衛生些。”

呱呱說:“那我可以帶走嗎?”

我笑著說:“可以。抓緊洗漱吧,然後好好睡覺,明天好好玩。”

呱呱看到白色的被子、床單,又問:“媽媽,這些被子和床單為什麼是白色的?我喜歡天藍色的。”

我說:“現在賓館都用白色的,這樣洗幹淨後,客人們會覺得比較衛生。”

呱呱說:“那藍色的也可以很衛生啊。我以後要開賓館肯定不用白色的被子和床單。”

我和先生笑著說:“那你的賓館都有什麼呢?”

呱呱盯著天花板說:“要和咱們家一模一樣的,這樣睡覺會很香。”

先生說:“等呱呱以後長大了,就住高級賓館吧,高級賓館要舒服些。”

呱呱問:“有天藍色的被子嗎?”

先生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