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好媽媽愛孩子要愛得明白(1)(3 / 3)

先生在逗呱呱開心。我在想,用什麼語言能更好地給三歲的孩子解釋清楚這個許願的事情呢。

我在想,呱呱為這件事情如此難受,不知道他的夥伴寧寧又是怎麼度過這些天的,也許當他看到別的孩子的爸爸媽媽時,自己卻看不到爸爸媽媽,心裏永遠都會認定是他的那個願望讓爸爸媽媽離開了他,孩子幼小的心裏,隱藏著如此沉重的愧疚,讓他如何快樂得起來呢?

“善意”的謊言該不該給孩子說

許願的事情過了幾天後,呱呱也不再提起,這件事情在他心裏也就漸漸淡化了。但是這件事情卻在我的心裏泛起沉思。這讓我想起周圍很多爸爸媽媽經常用一些謊言來管教孩子。就像寧寧的奶奶善意地告訴寧寧,許個願望,爸爸媽媽就不吵架了,當孩子看不到爸爸媽媽時,奶奶則狠狠地說爸爸媽媽被大灰狼叼走了。

這些話在大人看來也許是為了孩子好,為了給孩子解圍,他們認為有時候這些謊言必須說,因為他們是善意的,原因是這些謊言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的成長。那我們來聽聽其他“善意”的謊言吧。

記得有一天,我送呱呱去幼兒園,快到幼兒園的時候,看到一個小女孩拉著媽媽的手哭泣著,就是不願意進幼兒園。年輕的媽媽,一開始是好言相勸,可是幾分鍾過後,女孩還是哭。媽媽生氣了,就說:“你要是再不進去,一會妖怪來了,媽媽可不管你了。”

女孩一聽不哭了,眼睛朝四處看,我想可能是在找媽媽說的“妖怪”吧。

幾秒鍾後,女孩哭得更厲害了。這位媽媽生氣地甩著胳膊,往後退了兩步,厲聲地說:“就知道哭,我走了。”然後,做出要走的樣子。我知道這位媽媽也是想讓女兒停止哭泣,抓緊進幼兒園,可是她越是這樣,孩子越是哭得厲害。

因為在孩子的心裏,她會想,妖怪要來了,媽媽也不管她了,隻剩下她一個人,妖怪會抓走她的,這個時候,她的心裏怎麼可能還會想著進幼兒園呢。

我看到後,我對呱呱說:“那個小妹妹是你們班的同學嗎?”呱呱搖搖頭。

我蹲下來對呱呱說:“小妹妹年齡小,不想上幼兒園,她媽媽還要去上班,你和媽媽去幫妹妹一下,好嗎?”

呱呱說:“媽媽,我帶妹妹進去吧。”呱呱顯示出一副承擔任務的樣子。

我說:“我們給阿姨和妹妹說一聲。”

我帶著呱呱走過去,我對那位女士說明情況。呱呱這個時候站在小女孩的對麵,很誠懇地說:“小妹妹,你別哭了,我帶你去坐馬車(呱呱一直把幼兒園的木馬叫成馬車)。”小女孩可能是看到有一樣大小的夥伴,停止了哭泣。那位年輕的媽媽看到後,一直說謝謝。

有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像這位媽媽一樣,孩子一哭鬧,就用“妖怪”、“魔鬼”、“大灰狼”等詞語嚇唬孩子。這些媽媽說,隻有這一招管用,孩子立即不哭不鬧了。這樣的謊言是“善意”的嗎?等到孩子稍微大些的時候,就明白沒有所謂的“大灰狼”,可是這些妖魔鬼怪的形象總是在他的心裏盤旋著。

我有個同學說,她的孩子現在都十幾歲了,膽子特別小,就連毛毛蟲都害怕。我見過她的孩子,雖然長得挺高大的,膽子確實很小,.晚上下自習不敢回家,樓道裏稍微黑燈了,就必須讓爸爸媽媽接他。我和同學聊天的時候,我無意問起,孩子小時候是不是用一些話刺激過他。我同學說小時候孩子很調皮,管不住,孩子一不聽話,她就說“妖怪來了”,孩子聽到這話能乖些。孩子有時候睡覺還貪玩,她把燈關掉,就說妖怪來了。孩子不喜歡洗澡洗頭發,每次她也說,“好好洗,妖怪就不會來了,要不然,妖怪就會吃不愛洗澡的孩子。”

聽了這些,我就責備她。孩子從小接受這種觀點,心裏一害怕,隻能處處聽爸爸媽媽的,因為他要爸爸媽媽保護他。直到現在,不知道還有多少爸爸媽媽用這樣的話來讓孩子聽話、順從,他們不知道,這些嚇唬和謊言背後,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要承受多大的恐懼和焦慮。孩子需要安全感,可是都被父母活生生地剝奪了,不僅如此,父母還用各種自認為“善意”的謊言讓孩子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那些“妖怪”、“大灰狼”。謊言本身就會讓孩子生活在欺騙之中,而家長認為的“善意”在孩子眼裏卻未必是“善意”。

爸爸媽媽是愛孩子的,可是不要用這些,“妖魔”形象打開孩子認識世界的心門。

2.快樂王子的童年

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那首先把童年還給孩子,因為童年是屬於孩子們的。童年是孩子們應該享有的美好時光,而不是父母強加給孩子幼小身心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