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讀機的流行讓我們看到了學習英語的真正方法,也讓我們認識到了“重複”在學習語言中的作用。
許多學習不好的學生都有一種學習壞習慣:每學習一會兒,便會找到各種理由起來活動,找書、找筆記本、拿幾張紙。這些習慣使學習者的思維總是在一個膚淺的層麵上簡單重複,而不能有縱向的深入。
心理學研究揭示,很多學習和學習性質的發現與體悟,要在思維深入到一個較深的層次時才能夠完成。當學習活動頻繁中斷和思維缺乏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支持時,學習者的思維根本不能被預熱到高度敏感和深入的水平,因而也不能獲得對真正掌握知識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至關重要的思維經驗。
我所認識的一個學生就是如此,他也知道重複對於記憶的價值,但是他不能夠正確運用這種重複,而是機械、頻繁、終端式地重複學習內容,這樣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也浪費了大量的精力,後來他對重複的方法表示懷疑,不再重複複習,結果成績更是一落千丈。這表明我們不僅要重複複習,還要正確運用這種方法,這樣複習才能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英語教學專家王振光在談到口語學習時,曾經說學習英語是一種苦差事,要下苦工夫,但還有巧工夫:就是要利用學習英語的頻率。
對頻率的恰當處理能夠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也就是說你要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把時間的頻率縮短,在很短的時間內多次重複,密度要加大,這樣才能夠形成語感,使你真正說出流利的英語。
在練的過程中不能時斷時續地練,要集中一段時間進行練習,就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積累,在忘記之前已經開始重複了。隻有這種訓練,才能夠形成語感。
對家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教會孩子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不需要很多的時間,但一定要認真仔細。俗話說:“一遍生,二遍熟,三遍不用問師父。”課前預習,起到“先認一遍”的作用。預習時,有的問題可以讓孩子自己解決,實在不行的話,做上記號,留待課堂上老師解決。這樣,上課時,孩子將感覺到:自己會的問題“輕車熟路”,加深印象;不會的問題是“柳暗花明”,迎刃而解。
2.教育孩子及時複習鞏固
複習鞏固也有一定規律和技巧。比如最令學生們頭痛的英語單詞的記憶,今天學習過,記下來了,但一、二天後又忘了。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不妨就當天再複習一遍,後隔二天、三天、一周、三周各複習一遍,就會很難忘記了。對單詞複習,不是僅單純寫單詞,也並非都在課桌上寫,你可以把單詞放在課文中、句型中或自編笑話故事之中。在睡前像放電影一樣,在腦中浮現。這樣可以查漏補缺,亦可舉一反三,聯係前麵的,照顧現在的,達到條理記憶。
3.及時提醒和激勵孩子
當發現孩子沒有及時複習時,就應該注意提醒他(她):複習了嗎?複習時集中注意,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是節省學習時間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最為基本的方法。學習過程中應當注意力高度集中,對周圍其他事情可以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高度注意使人的心理能量能夠集中地投入於正在進行的思維活動,使思維在特定的問題上處於最佳激活狀態,從而使人腦能夠高效地進行信息加工和問題解決。
4.教會孩子運用量變與質變的規律
講個故事,例如吃餅的人的故事,告訴他如果不吃前六個餅子,隻吃了第七個的話,是不可能吃飽的。進而教會他運用量變與質變的規律,去觀察發現生活中的類似現象,從而提高他的自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