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成功,就極具戲劇性。為了維持生存,他在劇院門前給觀眾看馬車。一幹就是10年。靠耳濡目染,積累了相當深厚的戲劇功底。一天,劇院的老板找到他,因為一個主要演員生病,想讓莎士比亞試試。莎士比亞一上台,就博得了滿堂彩。老板立刻與他簽了約。不久,老板又一次問莎士比亞,能不能把一位作家寫了一半的劇本完成?莎士比亞果斷地應承下來,一揮而就而且大獲成功。老板再和他簽了約:每寫一個劇本,就將劇院的股份分給莎士比亞一份。結果沒出多久,劇院就都歸莎士比亞了。
偶然的“機會”,必然的成功,機遇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有準備的頭腦才能發現和利用機遇使自己成功。
眼下青年中的“可以平凡但討厭平庸”,是一種很可貴的價值觀。但是,這兩個詞中,都有一個“平“字。平,就是“平常”,像洛克菲勒那樣,在那麼“平常”的工作中還能為“超常”的成功找到“道路”,這就是一種能力,非一般“平常人”能具有。這種能力也並不神秘,隻要你成功的意念“正”,遇到多麼“歪”的事情,都能“撥亂反正”。
生活有時會和人們開一個很大的玩笑,但同時也會給你很大的獎賞。
被美國人稱為“管理英雄”的艾柯卡擔任福特汽車公司總經理後,勵精圖治,將一個日薄西山的企業搞得十分輝煌。那耀眼的光芒甚至刺痛了福特的董事會成員,昏了頭的董事們一紙決議將艾柯卡炒了魷魚。沒錯誤,沒毛病,沒缺點,隻是因為太出色而被自己家人給炒了,誰能接受這樣的現實?
艾柯卡就能!沒有抱怨,沒有悲傷,沒有失落。他回轉身走上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經理的崗位。那不是一個肥缺,而是一個爛攤子。上任頭一年,他把自己的工資象征性地定為1美元,沒用多久,就將瀕於破產的克萊斯勒轉危為安。
真正的成功是多維度的,是非邏輯的,甚至是歪打正著的。是金子總會發光,將這句老話掛在嘴邊的青年人,卻很少能耐得住那發光前的寂寞,甚至在還沒有多少光亮的時候就“強出頭”,結果自然是頭破血流。而那些把成功看得太重,又沒有很快成功的機遇的人,在壓力下缺乏足夠的耐力,失去了應有的張力,在心理不斷失衡的情況下,進入了“線性思考”的範疇,離成功反而更遠了。
生命感悟:“正”即是“歪”,“歪”亦是“正”,在辯證法意義上處理好它們的關係,成功,可能是意想不到的,可能是突如其來的,可能是應接不暇的……
留扇畫窗待人推
大河彼岸是連綿起伏的山林,綠蔭掩映的深處,可見一座神秘殿堂的屋宇飛簷。人們來到河邊,放眼向對岸望去,感到心曠神怡,禁不住產生一種向往之情。礙於兩岸之間阻隔著湍急的流水,沒有現成的橋梁,亦無擺渡的舟楫,絕大多數的人都望河興歎,空懷遺憾而返。
愚者走到河邊,麵對滾滾東去的流水,腦海湧現出一個與常人不同的念頭:我要渡過去,也一定能渡過去。
經過一再尋覓,愚者在草叢中發現一根圓木,隨即又搜索到一條木棍,利用杠杆原理,他把圓木滾入河裏,就那麼泅到了對岸。翻過兩座小崗子,沿著大樹林往上穿行,再抬頭看時,那座神秘的殿堂已近在眼前。
愚者掏出手絹擦了擦汗,見那兩扇厚重的大門已被鐵將軍鎖住,便試著去開側麵的窗戶。轉了一圈,試了個遍,沒有一扇不是在裏麵封得嚴嚴實實的。他還是不甘心,又繞到了殿後,隻見殿後的牆上有一扇彩筆畫的窗戶。他停住腳步,注視著那扇彩筆畫出的窗戶,想了半天,也沒弄明白個中奧妙,最後他長歎一聲,轉身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