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勇敢闖蕩,就有無窮希望(2)(3 / 3)

第二天他們早早起來,辨別方向,然後開始往最近的南麵走——他們希望這是真正的南麵。他們內心很清楚,他們現在唯一的財產就是到宿營地時還沒來得及摘下的一壺水。

中午的時候,兩個人又累又渴又餓,這時他們看到前麵不遠處大樹旁有一團黑乎乎的東西。他們走過去一看,發現是一個人,是一個滿臉皺紋的老人閉目躺在大樹下。他蹲下身把手放在老人的鼻孔,發現他還活著。“看樣子是和我們一樣來到這裏打獵迷路了,大概是渴昏了。”他回頭對堂兄說,然後拿出身上的水壺,想扶起老人給他水喝,堂兄把他拉住了:“不能給他喝。我們隻存這一點水,還不知道能維持幾天。再說你知道他是什麼人,你知道我們救了他,他會不會把我們殺了搶我們的水喝,你沒聽說過農夫和蛇的故事嗎?我們還是走吧。”堂兄拉住他就走。

他回頭望了望老人,想想堂兄的話也有道理,就跟著堂兄走了。可是,他越走腳步越沉重,眼前總是浮現出那個昏倒在樹下的老人那布滿皺紋的臉。每向前走一步,他的心就像被什麼東西割了一下似的難受。終於他再也忍不住了,停下來對堂兄說:“我們應該回去救那個老人,我們遇到他而不去救他,就等於是我們殺死了他。”“可是我們自己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走出去。我們救了他,就算他不會害我們,也會拖累我們,最後可能大家都得死。”“可是如果不回去救他,即使能活著出去,我的良心也會受到自己的譴責,我一輩子都會為這件事受折磨,我決定還是回去救他。”“要回去你一個人回去吧,我是不會回去的。”堂兄堅定地說。

他看了堂兄一眼,轉過身,同樣堅定地沿著剛才走過的路往回走,找到那個昏倒在樹下可憐的老人,輕輕地扶起他的頭,把壺裏的水一滴滴倒在他幹裂的嘴裏。過了很久,老人終於醒了過來,他慢慢睜開眼,充滿感激地望著他。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出乎他的意料,原來老人不是從別處來這裏打獵的,他是一名向導,他從小就生活在這片大森林裏,熟悉這裏的每一片樹葉,為許多來這裏考察的地質學家、打獵的人帶過路,他是這裏唯一一位不用帶指南針而能穿越這片大森林的人。

老人醒來後,帶著他很快就走出了大森林。而他的堂兄,卻永遠地留在了那片大森林裏。他再也沒見到過聰明而理智的堂兄。

生命感悟:一個人的良心,就是他最可信賴的指南針。一個人隻要按照良心指引的方向前進,肯定就不會迷路,一定會有光明的前途。

終生收獲

11歲那年,隻要他一到父親位於新漢普夏湖中心島上的度假小屋,一定盡量找機會去釣魚。

釣鱸魚開放的前一天,他跟父親近晚時分便用小蟲捕釣翻車魚和河魚。然後,他綁上銀色魚餌,開始練習拋線。映著夕陽餘暉,魚餌投在水麵上,引起一圈圈彩色的漣漪。待月亮升上湖麵後,投餌的漣漪轉變成銀白色。他的漁竿變重了,他知道釣住了一條大魚。父親笑眯眯地看著兒子將魚拖到碼頭邊。最後,他終於開開心心地將那條魚拉出水麵。這是他所見過的最大的魚,但卻是鱸魚。

男孩和他父親看著這條完美的魚在月光裏上下鼓動。父親點根火柴看看手表,才晚上10點——離釣鱸魚開放時間仍差兩小時。他看看魚,又看看孩子,說:“兒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爸!”男孩很不情願。

“還有其他魚嘛!”父親說。

“可是沒有這條大呀!”男孩說。他張望湖麵,月光下的湖麵並沒有其他的釣魚人,他再次盯著父親看。既然沒有人在場,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他何時釣到了這條魚。但男孩從他父親堅定的聲音得知,父親決定的事絕不容妥協,他慢慢從這隻大魚嘴裏取回魚鉤,將魚放回黑漆的湖水中。那魚扭動幾下,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男孩心想他恐怕再也釣不到如此巨大的魚了。

那是34年前的往事。如今,男孩已成為紐約一名成功的建築師。他父親的度假小屋仍在那座湖心小島上。他也會帶著子女在相同的碼頭釣魚。

他的確沒再釣到當年放走的那麼大的魚,但每當他碰到了道德方麵的問題時,他會一再地看見那條相同的魚。

生命感悟:道德是很簡單的對錯問題,隻有在實踐道德時才困難。當身邊沒有旁人時,我們也能堅持原則嗎?

“騰出一隻手”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