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剛剛從收音機裏聽到一則消息,拿破侖曾經丟失了一個孫子。播音員描述的相貌特征,與你絲毫不差!”
“真的嗎,我竟然是拿破侖的孫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聯想到爺爺曾經以矮小的身材指揮千軍萬馬,用帶著泥土芳香的法語發出威嚴的命令。他頓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樣充滿力量,講話時的法國口音也帶著幾分高貴和威嚴。
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滿懷自信地來到一家大公司應聘。
20年後,已成為這家大公司總裁的亨利,證實自己並非拿破侖的孫子,但這早已不重要了。
生命感悟: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將所有的自卑全都拋到九霄雲外。這就是成功最重要的前提。
能力與待遇
主人將貨物分成兩份,平均分給驢和騾背,驢看到自己背的東西和騾一樣多,很氣憤地說:人們給騾吃的食物比我多一倍,卻讓我和它馱負一樣重的貨物。走了一段路以後,主人看到驢支持不了,就把它身上的貨物移一部分到騾背上。再走了一段路以後,驢更沒精神了,又把貨物移過去一部分,最後,驢身上空無一物。這時騾瞪著驢說:你現在還會認為我多吃一倍食物不應該嗎?
生命感悟:判斷一個人的能力,一定要長期觀察,不可遽下評論。
改變世界,先要改變自己
一位長眠於地下的英國主教的墓誌銘上這樣寫著:
我年少時,意氣風發,躊躇滿誌,當時曾夢想要改變世界,但當我年事漸長,閱曆增多,我發覺自己無力改變世界,於是縮小了範圍,決定先改變我的國家,但這個目標還是太大了。接著我步入了中年,無奈之餘,我將試圖改變的對象鎖定在最親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願,他們個個還是維持原樣。當我垂垂老矣,我終於頓悟了一件事:我應該先改變自己,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影響家人。若我能先當家人的榜樣,也許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國家,再後來,我甚至可能改造整個世界。
這則墓誌銘頗發人深省。墓誌銘的主人生前的誌向不可謂不大,但最終卻一個目標也沒有實現。為什麼呢?因為他連自己都沒能改變。等他明白過來應當由自己做起時,已是老之至矣,來日無多,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隻好以自己的教訓警示世人。
與墓誌銘的這位主人相映襯的,是有著傳奇色彩的美國商業大亨邁克·布魯伯格。布魯伯格心中有三個永遠揮之不去的夢想:幹聯合國秘書長——改變這個世界,當美國總統——改變自己的國家,做紐約市長——改變自己的家園。但他不是“一屋不掃”、隻想著“掃天下”之人,他正是先由改變自己做起,憑借他天賦的商業才能,打造了一個雇員超過三千,業務遍及全球的財務谘詢公司,為自己掙下了億萬身價。到這時,他親手締造的商業帝國已不能滿足他的表現欲望,他急需擁有一個更大、更廣闊的空間來表現自己多方麵的才能,於是他開始身體力行去實現他的第三個夢想:做紐約市市長。
身處商業都市的紐約市民對經濟強人的好感似乎與生俱來,他們最終將布魯伯格推上了他夢寐以求的紐約市頭把交椅的地位。2002年1月,布魯伯格接替朱利安尼,出任紐約這座世界最大都市的第108任市長。當然,為了這一天,布魯伯格付出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精力和時間,並為此花費了7000萬美金,堪稱全美身價最高的市長。
然而有人分析說,9·11事件之後的紐約已不再是人們眼裏那個永遠充滿活力的紐約,布魯伯格所麵對的已不僅僅是重振紐約的經濟地位,如何處理因經濟衰退而引發的一係列社會矛盾可能是他麵臨的更迫切的工作,況且布魯伯格還有著政治經驗上的先天不足。
不過布魯伯格對此心知肚明,也早已準備好了一套方略:用銷售員般的職業微笑來麵對這一切挑戰。在他的字典裏,微笑是其在商圈裏屢試不爽的製勝法寶。人們有理由相信,這位一步一步由自己做起,已在打造商業帝國、競選紐約市市長上如願以償的誌向奇高無比的人,一定能夠扮演好他的新角色,並進一步去實現他要當美國總統、要幹聯合國秘書長的夢想。因為,他已為自己未來的成功打造好了堅實而牢固的基石,而這基石足以支撐起他想營造的任何一幢擎天大廈。
生命感悟:改變自己是改變其他一切的前提,成就大事需先由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