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缺點可以變為成功的要件(4)(3 / 3)

生命感悟:注意事物的每一個細節,使我對整體的把握更加自信。我後來的一切智慧,無非是在這基礎上更加努力地思考而已。

做一隻鋼化玻璃杯

一個讀書很勤奮的孩子,初中隻讀了兩年,家裏就沒有錢繼續供他上學了。他隻好輟學回家,幫父親耕種三畝薄田。在他19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他的肩上。

他把一塊水窪地挖成池塘,想養魚,但鄉裏的幹部告訴他,水田不能養魚,隻能種莊稼,他隻好又把池塘填平。這件事成了一個笑話,在別人眼裏,他是一個想發財但又非常愚蠢的人。聽說養雞能賺錢,他向親戚借了錢,養起了雞。但是,一場洪水過後,雞得了瘟疫,幾天之內全部死光了。借來的錢沒法還了,他的母親受不了這個打擊,竟然抑鬱而逝。後來他又釀過酒,捕過魚,甚至還在石礦的懸崖上幫人打過炮眼……可是都沒有賺到錢。35歲的時候他還沒有娶上媳婦。

即使這樣,他還想再搏一搏。於是就四處借錢買了一輛手扶拖拉機。不料,上路不到半個月,這輛拖拉機就載著他衝入了一條河裏。因此車毀人殘,成了瘸子。

人都說他這輩子完了。但是他依舊在“折騰”著,後來真的傳奇般地成了城裏一家公司的老總,手裏有兩億元的資產。有個記者問他成功的要訣是什麼?他坐在寬大豪華的老板桌後麵,喝完手中的一杯水,把玻璃杯握在手裏,反問記者:“如果我鬆手,這隻杯子會怎樣?”記者說:“摔在地上,碎了。”他於是鬆了手,杯子掉在了地上,但並沒有破碎,依然完好無缺。他說:“即使有10個人在場,他們也都會認為這隻杯子必碎無疑。但是,這隻杯子不是普遍的玻璃杯,而是用鋼化玻璃製作的。”

生命感悟:成功,有時候很簡單,關鍵是看你能不能做不怕摔打的鋼化玻璃。

想做就做

2001年8月15日,一個名為“摩西奶奶在22世紀”的畫展,在華盛頓國立女性藝術博物館舉行。該展覽除展出摩西奶奶的作品外,還陳列了一些來自其他國家有關摩西奶奶的私人收藏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張明信片,它是摩西奶奶1960年寄出的,收件人是一位名叫春水上行的日本人。

這張明信片是第一次公布於眾,上麵有摩西奶奶畫的一座穀倉和她親筆寫的一段話: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的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摩西奶奶為什麼要寫這段話呢?原來,這位叫春水上行的人想從事寫作,他從小就喜歡,可是大學畢業後,他一直在一家整容醫院裏忙活,這讓他感到很別扭。馬上就30歲了,他不知該不該放棄那份令人討厭的職業,從事自己喜歡的行當。收到春水上行來自日本的信,摩西奶奶很感興趣,因為過去的來信,都是恭維她或向她索要繪畫作品的,隻有這封信是謙虛地向她請教人生問題的,雖然當時她已100歲了,還是立即回了信。摩西奶奶是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一位農婦,76歲時因關節炎放棄了農活,開始了她夢寐以求的繪畫生涯。80歲時,她來到紐約舉辦畫展,引起了轟動。她活了101歲,一生留下繪畫作品600餘幅,在生命的最後一年還畫了40多幅。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人們異常關注那張明信片呢?原來,那張明信片上的春水上行正是目前日本大名鼎鼎的作家渡邊淳一。

生命感悟:你心裏想做什麼,就大膽地去做吧!不要管自己的年齡有多大和現在的工作狀況如何,因為你想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

成大事隻要一點點勇氣

林肯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曾經談到過這樣一段幼年的經曆:

“我父親在西雅圖有一處農場,上麵有許多石頭,母親建議把上麵的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原先的主人就不會把地賣給我們了,它們是一座小山頭,與大山連著。有一年,父親去城裏買馬,母親帶著我們在農場裏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把它們給弄走了。因為它們並不是父親想象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頭,隻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

林肯在信的末尾說,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隻是因為他們認為不可能,其實有許多的不可能隻存在於人們的想象之中。

美國UTSTARCOM(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海外歸國留學生吳鷹,1986年在國外留學時曾去應聘一位著名教授的助教,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收入豐厚,又不影響學習,還能接觸到最先進的科技資訊,但當吳鷹趕到報名處時,那裏已擠滿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