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一國都送你了,再大的利益又能大到哪兒去?

“一國交接不是小事,朕接受了,等事情辦妥之後,朕會冊封雲王為安樂候,護他一世平安!”嬴政說道。

薛采拱手:“那不知君上如何安置我等?”

說著,他回頭一指海文和戚統,“此二人代表的是我雲國丞相海忠和大將軍戚源,舉國投靠一事,丞相和大將軍也是出力不少。”

嬴政:“屆時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有功之臣,自然都有封賞。有能者,朕皆會納入秦國之中,為朕繼續效力,比如你!”

“如此甚好。”薛采一笑,朝著嬴政深鞠一躬:“多謝君上!”

他身後幾人同樣拱手鞠躬:“多謝君上。”

雲國投靠秦國一事,就算是徹底說好了,速度快的不行。

人家帶著誠意而來,又是莫大的好處,嬴政不接受也不可能。

隻是事關重大,很多細節方麵的問題,需要從長計議,將一國納入版圖不是一件小事,更何況如今秦國還有大敵在外。

就目前而言,雲國投靠秦國,舉國之力相助,最大的好處在於多了一國資源,多了一國兵力!

雲國大約有三十萬大軍,除開必要留守的人之外,能夠拿出來的,差不多是二十五萬人。

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用好了,會有莫大的收獲。

其次就是,雲國的糧草資源,單是秦國一國之力,無法支撐多線作戰,糧草運送和數量就是一個大問題。

打仗打的可不是將領、謀士、士兵、裝備這麼簡單,糧草才是最重要的。

沒飯吃、吃不飽,就算是陷陣營也沒用,刀都拿不起來,還打個屁的仗!

接手雲國一事急不得,回頭再安排,嬴政等人重新坐下,開始閑談起來。

對於薛采這個人,嬴政好奇的很,同樣好奇的,還有賈詡。

正事談完之後,賈詡看著薛采問道:“之前為何搶我軍糧草?”

答案他心知肚明,但是還需要驗證,還需要從言談舉止中去判斷薛采這個人,好奇歸好奇,傳言歸傳言,賈詡必須對他有一個非常直觀的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薛采:“若不搶糧,不讓你們覺得後方有威脅,又怎會放荊軍離去?”

賈詡點頭,又問:“彎月穀的伏兵,已經埋伏了十多天,足以證明你是早有打算。但是那時候,我們的援軍都還沒到,荊軍勢大,黃忠也被逼退守禹城之中,你是如何斷定,荊軍一定會敗?”

薛采答:“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這就是一種感覺,非常簡單的感覺。就是感覺荊軍會敗,就是感覺荊軍不是秦軍的對手!當然,那時候我以為君上會帶著典韋、趙雲、高順三位將軍一起來,沒想到隻帶了典韋一人。”

“火牛陣之威,當真令我歎為觀止,十萬大軍愣是被五千頭牛給衝垮了,簡直是匪夷所思。敢問先生,此計可是出於你手?”

賈詡:“不是,是主公想出來的。”

薛采“哦”了一聲,看向嬴政:“不知君上可否為我解惑?”

嬴政看他:“你有什麼疑惑?”

“火牛陣威力很大,但操控起來想必也不會輕鬆。單看此次大戰便足以說明!我疑惑的是,君上是如何控製這五千頭牛撞向荊軍,而不是自己陣腳大亂的?”薛采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