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采那無所謂的模樣讓嬴政等人麵麵相覷,至此還在懷疑到底是真是假。

薛采的話不難理解,無非就是說雲王很清楚目前的局勢,反正打是打不過的,這輩子都打不過了。隻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這樣子,等你們打完了,不管誰輸誰贏,肯定都要滅了我。

既然早晚都要被滅,那不如我就直接放棄,還能落得一點好處,免得到時候國破家亡,性命不保。

這些說起來容易,真的很容易,而且意思也很清楚明白,不難理解。

可是不難理解歸不難理解,不代表能接受!

特別是嬴政,他兩世為人,前世的曆史多少理解一點。

古往今來,有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帝王,有千古明君、有昏君庸帝,有軟弱無能之輩、有氣吞天下之人,有中興之主、有敗家皇帝,曆史上不說多的,幾百個帝王那是絕對數的出來。

但是所有當過皇帝的人中,要麼有不想當的、要麼有當得不好的、要麼有隨便亂來的……反正什麼樣的都有,就是沒有皇帝當得好好的,主動跑去投靠別國的!

一來,沒有人威脅你。二來,沒有人攻擊你。

你特麼自己分析一番局勢,然後覺得雲國氣數已盡,所以你要投降,換來一世富貴?

這還真是嬴政前世今生兩輩子第一次見到這麼當帝王的!

你這不是當皇帝,你這是做生意啊!

實際上生意場上這種情況不少見,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這種事情不難理解,也不難接受。

可你是帝王啊!

不是做生意啊!

良久之後,嬴政才開口問道:“此事太過令人驚訝,朕一時間無法信你。雲國若真有意投靠,那自然是天大的喜事,朕不可能不接受。但,你如何讓朕相信你們的誠意?”

薛采回頭看了一眼海文,後者點點頭,掏出一份手書,遞給嬴政。

嬴政接過來一看,是雲王親筆所書。上麵寫的也很簡單,無非就是薛采說的那些,證明薛采所言無誤,然後又說投靠的事宜,全權交由薛采處置,在這件事情上,薛采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看完之後,嬴政將手書遞給賈詡,待他看完後,問:“文和怎麼看這件事?”

賈詡笑道:“自如主公所言,此乃好事,理當接受。至於雲國誠意,已經表明了,那十萬荊軍,恐怕就是冰璃公子給咱們的投名狀吧!”

嬴政頓時恍然,“怪不得!”

吳國當初都打到雲國王都城下了,雲國和吳國的關係自然是不用多說。現在又把荊國十萬大軍一把火燒沒了,和荊國之間也將徹底交惡。

雲國西邊是荊國、北麵是秦國、東方是吳國,看來看去,也就隻有跟秦國關係還不錯,投靠也隻能投靠秦國。

一把火燒了這十萬荊軍,就是投名狀、就是誠意!

兩邊都成了我的敵人,我也隻能跟著你混了不是?

一開始嬴政還以為雲國是想要結盟,否則薛采不會說出援助五十萬石糧草和雲國大軍的話來,但是讓他疑惑的是,薛采一上來就把自己這邊能出的全部說出來了,毫無保留。

根本不像是談判的樣子,什麼底牌都拿出來擺給自己看,絲毫不保留自身的利益。他還想這薛采是不是腦子有毛病,不為雲國設想一番,爭取點好處的嗎?

現在才知道,根本沒必要保留,也沒必要爭取好處,整個雲國都是你的了,你還想要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