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電影中的陰怪派”之稱的徐克是中國較早學習好萊塢特技的導演,他執導的影片,幾乎都成為了流傳較廣的經典之作。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他就將目光投向了特技。“80年代之前,香港電影使用的大都為較原始的土法特技,徐克率先突破,引進西方高科技特技手段。他並非是對西方技術簡單的模仿,而是將其融入自己的電影意念,利用色彩、造型、特技等手段使中國傳統美學視覺化,以西方特技表現東方武俠世界,希望東方美學有更現代的發展。”[1]在他的成名作《蝶變》中,汲取了希區柯克的恐怖片《群鳥》、日本推理片《八墓村》和古龍小說《吸血蛾》的創作靈感,通過科技手段全新演繹了俠義世界的超凡神功,將武俠電影與西方科幻片有力地“縫合”起來,形成了一種“未來派武俠片”。 此後,他拍攝了一批膾炙人口的武俠電影,並在這些影片中創造了經典的視覺奇觀,比如《蝶變》中刀槍不入的鐵布衫、《東方不敗》裏出神入化的飛簷走壁、《蜀山傳》中多達1600個的特技鏡頭,再到《龍門飛甲》詭異奇幻的西域景觀,無一不印證了他獨特的美學追求。
技術主義革新了新世紀武俠電影的創作,特效技術拓展了電影的敘事空間。在《龍門飛甲》中,無論是船頭打鬥、沙漠地宮還是龍卷風裏高空鬥法,都依靠綠布背景製作得生動逼真、惟妙惟肖。通過特效技術,呼風喚雨、移山碎石、奇幻魔法等魔幻化、遊戲化的奇觀影像在銀幕上放大,影射出網絡遊戲對人們的影響。新世紀後,網絡遊戲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從早期的CS、魔獸,再到現在的Dota、英雄聯盟……這些伴隨新一代電影觀眾成長的遊戲無時不刻地影響他們的觀影心理,也為創作者們提供了豐富的影像內容。遊戲中英雄俠客的快意恩仇,腥風血雨的武俠世界與武俠電影一脈相承。同時以網絡遊戲為原型的影視劇如《軒轅劍》、《仙劍奇俠傳》也深受歡迎。在消費主義追求視覺盛宴的潮流中,在迎合青年觀眾的觀影心理影響下,武俠電影逐漸以遊戲化的姿態呈現在大銀幕上。
三、3D技術革新2D運鏡方式推向全新層麵
盡管《龍門客棧》和《新龍門客棧》毫無爭議地成為了中國武俠電影史乃至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但是這兩部“龍門”片全部采用傳統的2D拍攝技術。雖說與時下的魔幻武俠大片相比較為稚嫩,但在當時,尤其是武俠片首度複蘇的時期,這已是驚人的創舉。到了注入新藝術趣味的《新龍門客棧》中,敘事上做了觀念改變,但依舊沿襲了2D拍攝的技術手段。在影片結尾,邱莫言血浸黃沙,周淮安、金鑲玉等人群體性激戰,雖然做到了經典中的經典,但從運鏡的角度上來講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