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格柵——群體”分析視角下《觸不可及》的愛情(2 / 3)

二、群體邊界強的人及其《觸不可及》的愛

《觸不可及》中的傅經年作為一個間諜,有自己所屬的組織和理想,為了理想他承受了很多,包括情感上的孤獨、恐懼,以及現實中隨時可能出現的危及生命的危險等。同時,片中也一再強調傅經年是一個群體邊界強的人的特點,他的同事——同樣是一個群體邊界強的人——舞蹈老師“影子”給他的忠告和提醒就是:感情是敵人,所以要克服情感上的困難。他一再回味影子說的這個觀點,表示他接受了這個觀點,可見他對自己理想的執著和忠實程度高,對理想所在的組織的融入程度也強。這意味著他是一個群體邊界明確、個人角色模糊的社會人。而一部影片將主角設置為戰爭中的間諜,是表現生離死別的遺憾愛情方式可用的經典的背景設置,很多的諜戰劇中都會表現這樣的愛情。《觸不可及》中女主角寧待的家庭關係和社會關係都被架空,在影片中沒有交代。片中寧待隻是一個癡心的愛人,導演在角色設置上架空了對女主角與組織間關係的聯係,所以也就失去了準確判斷女主角群體邊界強弱的依據。這樣的設置也意味著,理論上講,女主角的群體邊界特點本就無需判斷,因為群體邊界強的男主角已經足夠推動故事向前發展了。

進而,對傅經年社會身份群體邊界強的角色設置,為他個人生活中愛情的悲劇鋪墊了充分的理由:為了理想和更偉大的組織目標而一再放棄愛情,既不會影響到愛情的純粹和完美,反而會給愛情鋪上了英雄的厚重色彩。所以,影片中每當傅經年和寧待之間的愛情可以開花結果的時候,組織就會跳出來,幹預這個群體邊界強的男主角的愛情進展,從而設置一次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的障礙,也就創造一次分離的遺憾,給影片一次引起觀眾哀傷、歎息的機會。

正如上文所說,這種對男女愛情的表現是影視劇擅長的套路,劇中的男人被設置為一個群體邊界強的男人,所以要受到來自群體的限製,典型如《大宅門》中的白景琦和楊九紅的愛情。雖然,後來白景琦和楊九紅在現實生活中在一起了,但在白景琦的精神天平上,一旦他的愛情與組織在現實中發生衝突,作為白家七爺的他不會選擇偏向於愛情,而總是選擇自己作為一個社會中成功男人所在組織的需要和利益。當然,他的組織是他的家族企業,組織的實際領導人是代表家族利益的其母親二奶奶。但他從來是一個群體邊界強的男人,所以楊九紅愛上這樣一個人,隻能在內心的孤憤,愛情的失敗中鬱鬱老去,最後在潛心向佛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