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這兩方麵的原因,他很想離開這個公司,到別處謀生。他一直在尋找機會。
終於有一天,有人在飯桌上向他介紹了新近上任的寧波市招投標辦公室主任章義順,從而改變了他的人生。
章義順在寧波工作,可他卻是個地地道道的安徽人。有了安徽老鄉這個牌子,套起近乎來就更容易了,至於這方麵,徐鄔自然是個年輕的行家裏手了。他很快了解到,比自己大十歲的章義順出生於安慶市,到部隊裏呆了十幾年,混到了個團級幹部的頭銜。1995年轉業時就近安排,被分配到寧波。由於寧波剛於,幾年前被批下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在職務方麵很難安排。不過章義順知道緩衝的道理,他先來到寧波市政府謀到了個處級崗位,盡管位置不是很實,但他相信這是個很有前途的位置。果然不出所料,到了第二年即1996年,寧波市成立了重點工程招投標辦公室,有關部門在物色主任人選時,市府辦主任竭力推薦章義順,終於獲得成功。章議順知道自己已經是46歲的人了,這個機會難得,要是不能夠盡快安排,過了50可就沒他的份了。因此,重點工程招投標辦公室主任可是說是他夢寐以求的位置,在他的懇求下,領導總算幫他辦成了這件事。要知道,這可是個油水十足的位置呀。
徐鄔知道,那時國家建設部和中紀委、監察部要求全國各地盡快推行招投標,也就是說,以往完全由建設方說了算的發包形式,即將逐步改為由招標辦說了算。建築企業的公關目標,除了建設方領導外,還得重點攻招標辦。因此他相信,隻要與章義順搞好了關係,寧波方麵的建築工程,必將很有“搞頭”。更何況,章義順這個人軍人作風明顯,性格直爽,對老鄉感情特深。為此,徐鄔趁熱打鐵,在喝完酒後送上一份厚禮,與章義順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不久,徐鄔隻身來到寧波,掛靠某建築公司跑項目。在章義順的幫助下,他很快打開了市場。不過,由於他所掛靠的企業實力不夠雄厚,而招投標在形式上還是有些硬性的分數規定的(公司實力越強分數越高)。因此,他一直想尋找一家實力雄厚的建築企業,好好地大幹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