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了空的致富經(2 / 3)

了空臉上的笑容更勝,小家夥溜圓的眼睛賊精,不用說都能瞧出來打的主意,現在就已經可以預感到日後的風采。

“可以,不若我帶你去藏經閣,看到哪一本就從哪一本開始學起?”了空說的可不是玩笑話,明白孩子無聊想聽人讀書,既然有個聰明的腦子何必浪費。

“不用學多少,有個大致印象即可,等你長到六歲開蒙認真學起才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再如何聰明靈秀也是個沒滿兩歲的孩童,了空對其的要求並不嚴苛。

慕雲想了想覺得還可以,早晚都得學與其以三字經千字文開始,更願意從感興趣的內容學起,有興趣才有動力。

見孩子點了點頭,這是同意了?了空抱起孩子就往外去,從這裏到藏經閣的路並不遠,孩子尚小沒什麼分量,抱在懷中多個小火爐。

寺院但凡收藏書籍的地方都叫藏經閣,其中以經書占比略勝,大約走了一刻鍾,映入眼簾的開闊地帶有一座塔型的建築。

乍一眼看上去還以為是寺中存放高僧坐化後留下來的至寶舍利子,走近才發現懸掛著牌子正是此行的目的地。

總高七層的塔身恢弘大氣,有負責看管此地的僧人走上前同了空行禮。

沒有傳說中無所不能外表又樸實無華隱於大眾的掃地僧,有僧人素日固定來打掃是真,多是年輕的僧眾,藏經閣也非不經允許不得擅入的禁地。

慕雲親眼看到有僧人進進出出手中捧著幾冊書籍,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古人誠不欺我。

進去之後看到藏經閣前三層對外開外,不單單麵向寺中僧眾,還有一些學子也會慕名到訪,不大一會兒的功夫見五名年輕的學子寧靜的側立在一旁看書,入迷的神情躍然臉上。

上麵四層也不是永久封存閑人勿入,要看身份這是了空耐心的在向慕雲解答所知。

事實上了空別出心裁的做法從正麵去看並無不妥,但是就他所知如此安排實則另有深意。

一來可以借此藏經閣擴大寺院的知名程度,人一多不論出於何種目的捐給寺中的香油錢也會是筆不小的數目。

看書雖然不花錢,可要想抄書借書所需的筆墨紙硯總不能當即下山現買吧,不說路遠費事單單耗費的時間至少抄完一本了。

於是乎購買寺中的紙筆不就成了順理成章的好事,寺中即賺取了差價又提供他人方便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寺中所售賣紙筆對於不缺錢的人價格公道,相對貧苦的學子即便不取分文也需要有所償還。

畢竟天上從未有掉餡餅的好事,寺中大方的可以分文不取,隻要你好意思有那等厚臉皮當作不知,世人愛重名聲為官愛惜羽毛。

寺中並無硬性要求,拿不出費用可以用勞力頂上,既然抄書多抄一兩份也使得,這等小事非難事眾人也樂意接受,更全了某些麵皮薄的人臉麵。

寺中藏書可供抄錄的部分隻限前四層,後三層若想踏足除了看身份也需要看背景,反正能撈到油水的地方了空定不會放過。

天底下窮人不少富人更不缺,在慕雲看來寺院狠宰的主要麼目標放在這些腦滿腸肥的人身上,是否會為麵子掏銀子,光看這一塊來往的人士即可以小見大。

拋開紛繁雜緒,了空帶著慕雲上了第四層,沒有留在一層,除了人多眼雜外再就是書籍的分類多以經文雜論為主。

在了空眼中孩子提出看書,最好從有趣的類型開始,比如這個年紀更喜歡的話本為最。

有心開始教導了空盤算了許多熟知的書目,四層上此時並無他人方便挑選交流。

正因了空沒有將孩子當成一般人看待,所說的內容未做挑揀,想起什麼說什麼一老一少相處得十分和樂。

書架上的書隻有拿下來方能見到其名,有點懷念記憶中的書本,側麵有清晰的標注取用十分方便,忽又記起如今所見書冊多是線裝款。

順著了空所指的類別隨意伸手指了一本,其上字形變幻脫不出即定的框架,粗略的連蒙帶猜正確率還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