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進消失的埃迪卡拉動物王國(1 / 3)

走進消失的埃迪卡拉動物王國

探秘之旅

作者:任玉梅

“一個八臂造型的東西,看上去更像是某個現代黨派的徽章,而非是比第一隻恐龍出現還要早3億年時,統治海洋的遠古生物。”2008年10月30日,美國著名的Discbvery網站上的一則報道,在國際古生物學界引起了巨大震動。而引發這一震動的化石,則來自千裏之外的中國貴州江口縣翁會村一個無名的小山坡。

化石上的奇特生物

2004年4月的一個陰雨天,貴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古生物及生物成礦研究所所長趙元龍,帶著同事喻美藝以及貴州103地質隊的何明華等人,來到江口縣桃映鄉翁會村的一處小山坡上做常規的田野考察。

當大家圍著山坡上的一堆岩石敲敲打打時,他們並沒有想到,自己會由此敲開一個5億年前動物王國的大門。

在幾塊敲開的岩石上,趙元龍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生物圖案:那是一種橢圓形的螺旋狀生物,其直徑約有2.5~4厘米。再仔細一看,趙元龍發現這個螺旋狀的生物實際上是由八條“手臂”盤旋而成,樣子有點像水母,卻比水母小很多。化石上這種外形奇特的生物,頓時引起了他的注意——它們到底屬於哪一種生物?是動物、藻類,還是真菌?

回到實驗室後,趙元龍以及研究小組的成員們對這種化石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和測定。由於化石上生物的外形與著名的仙女座大星雲非常相似,研究人員給它起了一個美麗而富有詩意的名字:“八臂仙母蟲”。

根據采集化石的岩石層年份,趙元龍初步確定了這幾塊八臂仙母蟲化石的年代距今5.6億年,也就是說,這種生物屬於埃迪卡拉動物。

地球上最早的複雜多細胞動物

埃迪卡拉動物?那可是在國際古生物學界大名鼎鼎的一種生物,同時也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複雜多細胞動物。

古老的埃迪卡拉動物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是在1947年。這一年,科學家在澳大利亞中南部埃迪卡拉山地的末遠古係龐德砂岩層中,首次發現了這群奇特生物的印痕化石,並將它們命名為“埃迪卡拉動物”。如今,埃迪卡拉動物的印痕化石已廣布全球,在世界30多個地方被發現。

最初,科學家們未能確定埃迪卡拉動物所處的時代,後經測定為前寒武紀時期。大約在距今8.5億—6.3億年前的前寒武紀成冰紀末期,大量冰川融化,地球回暖,埃迪卡拉動物開始首次在地球上出現,並在距今約6.3億—5.4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走向高峰。但是,在隨後的寒武紀早期,生命大爆發、生物多樣性劇增之際,它們卻走向了滅絕。

埃迪卡拉動物在成冰紀末期的大量出現,是多細胞生物在地球環境中的第一次大擴張。那時全球冰期剛結束不久,海平麵逐漸下降,形成了大麵積的淺海海灘,為海洋多細胞生物提供了多樣的生存環境,也使埃迪卡拉動物得以大量繁衍。

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埃迪卡拉動物化石是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最古老、最原始的生物化石之一,同時,也是在太古地層中發現的最有說服力的生物證據。盡管其形態、結構都很原始,但它們仍被認為是20世紀國際古生物學上最重大、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這一發現使科學界摒棄了長期以來認為在寒武紀之前不可能出現後生動物(指相對於原生動物的各種多細胞動物)化石的傳統觀念,初步解開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證明在寒武紀之前,已有不少多細胞的無脊椎動物存在,它們不是到寒武紀才突然大量出現的。

作為地球上首次出現的龐大而複雜的動物群,埃迪卡拉動物的發現,給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們增添了許多困惑。

第一,埃迪卡拉動物是沒有礦化的外殼和骨骼的軟軀體生物,卻在通常不易保存化石的石英砂岩中被發現,並呈現三維立體形態,這在此後5億年的地球曆史上是從未有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