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科研創新“腦”有可為
金融危機以來的世界依舊麵臨增長的不確定性,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大經濟體通過科研創新帶動經濟穩定複蘇已成為共識。因而進入2014年,全球各科研“國家隊”新項目引人注目。比如美國“腦計劃”進入快車道,歐盟“人腦工程”放眼10年,日本打造“機器人大國”,德國“數字化”增強競爭力。(來源:《北京晨報》2014年1月13日)
青藏高原將繼續變暖
位於我國青海的瓦裏關全球大氣本底站監測表明,青藏高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年平均值已由1994年的360ppm(ppm:1000000個空氣分子有1個CO2)上升至2013年的395ppm,增加了9.5%。青藏高原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是極其敏感、脆弱的,在維係國家乃至全球生態安全方麵地位非常特殊。監測結果意味著青藏高原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變暖,脆弱環境堪憂。(來源:新華網2014年1月9日)
“清華簡”發現最早算具
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第4輯整理報告發布,其中《算表》文獻被數學史專家認定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實用算具。利用它能快速計算100以內的2個任意整數乘除,還能對包含分數1/2的兩位數做乘法。
全國數學史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郭書春介紹,《算表》首次展現了戰國計算技術的原始文獻,為春秋戰國時期數學已經相當發達提供了直接證據,是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發現。(來源:《科技日報》2014年1月8日)
智能手機還能這麼玩
如今,幾乎每個人都會隨身攜帶一部相當強大的智能手機。智能手機讓人們隨時隨地與外界保持聯係,將世界連接成一個前所未有的緊密整體。
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通過各種新穎的方式,利用智能手機來承擔起“拯救世界”的重任。例如空氣汙染監視器、便攜式顯微鏡、地震預警、醫療附屬裝置、天氣預測、野外數據收集、幸福指數研究、雲計算等。(來源:《科技日報》2014年1月10日)
為什麼會得自閉症?
自閉症(Autism)也叫孤獨症,是指一種在社會生活及人際交往方麵伴有困難的發育障礙。20世紀40年代,美國精神科醫生裏奧·坎那和奧地利兒科醫生漢斯·阿斯伯格分別獨立發現了這種疾病。
研究表明,懷孕初期吸煙、哺乳期營養物質不足、出生時父親或母親高齡化、不孕治療等,都可能與自閉症的發病有關。目前患上自閉症的孩子越來越多,但醫學界還未找到有效的標準療法。(來源:《科學世界》2014年第1期)
糖分變新型“煙草”
最新研究表明,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含糖食品可能像煙草一樣,對人體並不健康。
來自英國利物浦大學的臨床流行病學教授西蒙·凱普韋爾稱,糖分已經變成一種新型的“煙草”,易引發糖尿病和肥胖問題;聯合國機構表示,大量的證據顯示含糖飲料和其他糖類食品可以直接導致肥胖疾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英國的食品巨頭已被告知,必須減少人們日常食品中30%的含糖量。(來源:英國《每日郵報》2014年1月9日)
最複雜量子集成電路誕生
英國、日本和荷蘭的研究人員製造出迄今最複雜的量子集成電路,能產生光子並能同時糾纏它們,實現量子幹涉。該研究成果可應用於量子信息處理應用和基於芯片的複雜量子光學實驗。
量子幹涉是眾多量子信息處理算法和技術的核心,但為了觀察這個獨特的量子力學現象,光子必須是不可區分的。英國Bristol大學的MarkThompson領導的團隊克服了這一障礙,首次成功將兩個相同的光子源封裝到同一塊矽芯片上。(來源:網易新聞2014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