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石:轉基因致癌毫無根據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批駁農業部“閃電式批準”轉基因大豆進口的做法,指出在我國至少需要兩三年才能批準轉基因品種進口,且安全性評價實驗中還要把所含的轉基因人為放大,進行過敏實驗、模擬胃液消化吸收實驗、老鼠90天喂養實驗等,是一件很嚴格的事情。
我國進口了很多轉基因大豆是事實,我國癌症高發也是事實,但把這兩件事結合到一起毫無根據,轉基因大豆誘發癌症的說法在流行病學上沒有證據,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轉基因食品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陳君石認為,轉基因作物在農業上的應用是大勢所趨。說轉基因作物安全問題沒有定論是完全錯誤的,消費者希望聽到“絕對安全”的說法,但實際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東西,作為科學家隻能說,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轉基因的作物對健康是有害的,那這就是安全的。
黃大昉:產業發展應該提速
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原所長黃大昉認為,除農業外,醫藥、生物製造、生命科學領域也都在開展轉基因方麵的研究。如果對轉基因認識不清楚,將影響整個生物產業的發展。
目前,全球農業生物育種和產業化發展已進入戰略機遇期。我國已開展20多年轉基因技術研究,已形成了重要基因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我國在棉花、水稻、玉米等轉基因應用研究方麵,已形成優勢與特色。
但目前我國轉基因農作物的產業前景卻不容樂觀。例如,抗蟲棉成功研發十多年以後,我國轉基因育種又一次麵對跨國公司的激烈競爭和巨大壓力。國外公司一直仰仗技術優勢,企圖控製我國農作物和種業市場,轉基因大豆進口增長迅猛,轉基因玉米進口逐步攀升,我國轉基因作物應當積極發展,積極推進研究成果產業化。例如,玉米是當前種子產業的重要支柱和前沿技術的製高點,其轉基因可作為近期產業化推進的突破口。其次,正確看待爭議,加強轉基因方麵的科學傳播。
顧秀林:堅決反對標注和出售轉基因食品
雲南財經大學特聘教授顧秀林認堅決反對標注和出售的轉基因食品,合法進入市場。在她看來,即使是標注出售的轉基因食品,仍然是帶著不可估量威脅食品,應該堅決禁止其進入市場。
生物技術最嚴重的問題是對大眾健康的損壞。國際和國內科學研究都在提示,轉基因造成了肝腎損傷、造成了激素幹擾,生長發育受阻或者繁殖出問題,這都要建立新規範。而一些轉基因支持者居然聲稱,從來沒有一個具體例子說明轉基因引起人體疾病,因此轉基因是安全的。他們一直在用食物中毒的舊規範來說轉基因沒問題,是站不住腳的。嚴格的、有公信力的新規範建立,才是對大眾最大的負責。
轉基因作物和轉基因產品,已經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刻的影響。轉基因產品以增產、抗蟲害及改善食品性質和營養狀況為初衷,必將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變革。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尚未能精確預測轉基因產品所有的表現效應,是否對人類的生存和環境絕對安全。
轉基因的研究,還在不斷的進行著,轉基因作物會在爭論之中繼續存在下去。但無論是采用轉基因技術還是采用傳統的農業技術,誰能夠優先和有效解決人類的貧困和饑餓,並能保障環境安全,誰就會成為人類優先的選擇。(責任編輯/王興麗)